中国法制史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pdf 立即下载
2024-10-23
约3.9千字
约4页
0
38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法制史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pdf

中国法制史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法制史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2.多选题8.论述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0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A.西周时期已经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B.西周时期已经对贪污受贿行为作出了规定
C.同姓不婚、七出、三不去、义绝、和离都属于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范畴
D.中国历代的司法实践都基本沿用了西周时期的“五听”制度

正确答案:A,B,D
解析:西周时期已经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作出了规定,将故意称为“非眚”,
将过失称为“眚”,故选A项。西周时期已经规定了贪污受贿的刑事责任,具体
规定在“五过”之中,“五过”即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其中,惟货
就是贪赃受贿而枉法,故选B项。C项错在:义绝与和离是唐朝的婚姻制度,西
周时期还没有这两种离婚制度。“五听”是西周时期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
方式,中国历代的司法实践都基本沿用了“五听”制度。故选D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

2.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时期耻辱刑的有()。
A.宫刑
B.髡刑
C.耐刑
D.完刑

正确答案:B,C,D
解析:秦汉时期的耻辱刑包括三类:髡刑、耐刑和完刑,其中,剃去犯人头
发为髡,剃去犯人胡须为耐,不加肉刑髡剃(免肉刑、髡剃并保留发肤)为完,故
选D项。宫刑属于奴隶制五刑之一,是去掉受刑人生殖器的刑罚,宫刑虽然具
有侮辱性质,但不是耻辱刑。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出现的制度有()。
A.法律形式上首次出现了格和式
B.罪名上首次出现了重罪十条
C.特权制度上首次出现了八议、官当
D.刑罚执行上首次出现了死刑复奏

正确答案:A,B,C,D


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首次”,包括曹魏政权的“八议”、
死刑复奏,两晋政权的服制定罪、登闻鼓直诉制度,北魏政权的“官当”、格、
杖刑,西魏的式,北齐的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大理寺、重罪十条等,故备选项
都是正确答案。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

4.关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有()。
A.公罪从重,私罪从轻
B.类推制度就是指“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C.犯十恶者,累犯加重处罚
D.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

正确答案:A,B,C
解析:公罪即官吏因公事而犯的罪,私罪即官吏因私事或者假公济私而犯的
罪。公罪从轻惩处,私罪从重惩处。故A项错误。唐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
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这就是有关类
推制度的规定,该规定称为“轻重相举”或者“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轻
其所轻,重其所重”是指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而对于直接危害
封建统治、封建君主的犯罪,处刑都普遍加重。这是明朝的刑法适用原则。注意:
不要把“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混淆记忆成“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故B
项错误。唐朝对前后三次犯应处徒刑的盗罪,不以其中一个重罪处刑,而是应处
流刑;前后三次犯应处流刑的盗罪,应绞。此即累犯加重原则,故C项错误。
唐朝对于共同犯罪,以造意犯为首犯,D项正确。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

5.下列关于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A.《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取“刑律统类”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
法典
B.宋朝在刑事立法领域首创的刑罚包括充军刑、刺配刑和折杖法
C.宋朝对于户绝立继承人有“立继”和“命继”两种方式
D.宋朝实行审理和判决分立的制度

正确答案:B,C,D
解析:A项错在:《大中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取“刑律统类”编纂
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而不是《宋刑统》。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

6.以刑部作为中央审判机关的朝代有()。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正确答案:B,C,D
解析:元朝撤销大理寺,使得刑部首次成为中央主审机关,明朝和清朝沿用
了元朝的做法。故选B项、C项和D项。宋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寺。知
识模块:中国法制史



7.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
A.无夫奸和亲属相奸是否处以重刑
B.是否从西方引进正当防卫制度
C.子孙违反教令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D.干名犯义条款是否予以废除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备选项都属于正确答案。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除了备选项列出的四个
焦点外,还有一个就是关于“留存养亲”制度。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

8.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是总则、物权、债、亲属、继承
B.《中华民国民法》体现了“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原则
D.《中华民国民法》采用德国民法典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法制史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大小:38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