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和特点求答.pdf 立即下载
2024-10-24
约4.2千字
约12页
0
48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和特点求答.pdf

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和特点求答.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和特点求答

最佳答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在中央表现为君主专制
的不断强化,在地方表现为中央集团的不断强化。此间虽偶有反腐,
然其总体趋势不变。


1、奴隶社会

(1)奴隶制度的基础: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统治基础是
奴隶主,而非奴隶)

(2)发展过程:夏建立,商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

(3)主要体现

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禹建夏,死后传位于启,私有制发展→权
力上“天下为家(私)”

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各种政策的共性,只需记住针对性“性质”、
“朝代”即可)

内容:分封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册封“井田”)主要封国有
鲁、齐、燕、卫、宋、晋

受封诸侯服从、纳贡、作战(严守封地地域,烽火救主)

基础:井田制

影响:固统拓疆统治阶级内部等级秩序

(4)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

特征:大变革,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

(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

争霸战争(生产力发展引起实力变化)→分封制崩溃(“礼乐征
伐自诸侯出”)

途径:变法运动实现(非革命),但是渐变——商鞅变法,商鞅
亡,法立

2、封建社会

(1)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确立封建制度

背景: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壮大(奴隶主贵族+军功+商人)
→保住利益

结果:百余年各国变法,最终确立封建制度

突出表现:秦商鞅变法

内容——第一次——民为什伍,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军功受爵,贵族同样;“燔诗书明法令”。

第二次——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开阡陌,废井田,土
地私有。

影响——废奴隶主贵族特权;促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
级中央集权;

商鞅死后,法家思想在秦国仍占统治地位;秦国强盛,统一六国
奠基;


(2)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目的:巩固统一局面,强化统治

主要内容:皇帝(总揽政经军大权,任免百官);

中央三公——丞相(辅帝)、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

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县下设乡、里

法律制度——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颁布秦律,通行全国,影响后世,
体现地主

阶级意志

核心特征:地方权力集中中央,所有权力集中皇帝一人

影响:两千年沿袭;利封建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利祖国疆域
奠定和巩固统一,促成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加强统治力量,
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3)两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发展

①监察制度:刺史制度

目的:进一步强化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内容:(汉武帝后期)分13州为监察区,级别不高但代表中央,
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东汉时监察权进一步加强,逐步增加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
改“州牧”,为州最高长官

影响:利皇帝控制地方官僚,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地方建制——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郡国并行”危害:王国如割据,势力膨胀影响中央集权

汉武帝解决措施:

“推恩令”

内容——嫡长子继承诸侯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
侯,列侯归郡统辖

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附益之法”

内容——限制诸侯王活动,不许招结宾客;只能衣食租税,不得
参与政事

结果——诸侯王问题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③选官制度——察举制

目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内容:察举(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征召(自上而下选拔人
才为官)

作用:巩固汉朝政权,推动社会发展

发展:东汉时重孝廉一科,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乡举里
选;随地方豪强势力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
地主因此形成发展


(4)三国两晋南北朝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特点:初注重人品人才→后注重门第


(5)隋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三省六部制

内容:中书省(草拟和颁发);门下省(审核,不可行则驳回);
尚书省(执行,下辖六部);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其长官皆为
宰相(设政事堂为办公地点,采取集体议事制度)

特点: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的统治力量;
相权削弱,利皇权加强

影响:中国官制史上重大变革,为历朝沿用;具体内容有变,目
的实质相同;

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选官制度——科举制

内容: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
员;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贞观时,增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
天时,大增取士;

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时,高官主考,提高地位,成定制;

特点:打破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使庶族地主通过科举考试有机
会参政;扩大选官范围,提高官吏文化素质;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权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和特点求答

文档大小:48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