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刑法免责的观念基础——刑法免责系列研究之一 概述 刑法是国家权力的一种体现,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刑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情形,即犯罪行为虽然符合了刑法的规定,但因种种原因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就涉及到了刑事免责。刑事免责的存在,保障了公民的权益与确保刑法的合理适用。本文就刑法免责的观念基础展开探讨。 一、刑法免责的定义 刑事免责,是指犯罪行为符合了刑法规定,但是由于一定的正当原因,行为人不承担刑法责任。我国刑法免责包括法定情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缺乏责任能力等四大类情形。 二、刑事免责的观念基础 1.神灵观念 神灵观念是刑事免责的观念基础之一。尤其是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神灵存在,法律是由神灵颁布的,因此,有些犯罪行为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免除刑事责任。例如,儒家思想中认为,“仁者无敌,而不以刀兵之利而主胜负者也”,若有必要使用暴力,也只能是经由“官地事得”,然后暴力行为才能算合法。 2.民主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更崇尚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刑事免责也有了不同的认知。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刑事免责情况,这是基于尊重公民的自由权利、保护公共利益的民主原则而制定的。民主观念通过为公民赋予行使一定权力和权利,同时也需要保障公民权益,以及确保权利的平衡,因此必须有适当的免责机制,这就是刑事免责的基础之一。 3.人本主义观念 人本主义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它将人的尊严和价值视为最重要的考量。在刑事免责的底线中,也有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基础。在热爱生命和尊严的基础上,我国刑法规定的“缺乏刑事责任能力”也成为了一种例外,即对于智力不足或心理缺陷的人,为了保障他们的自身利益和社会秩序,免其承担刑事责任。这也体现了人本主义中的关爱和保护弱势群体的思想。 三、刑事免责的意义 1.保障人权 刑事免责原则能够保障人权,将公民的自由与权利保护起来。对于那些基于正当权益出于必要而进行的行为,不应被认为是犯罪,否则将侵害公民的基本人权。 2.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弱势者通常没有能力自我保护,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反抗,因此,刑事免责机制为他们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例如,对于智力不足或心理缺陷的人,免除其承担刑事责任就是一种保护措施,保障了他们的基本利益。 3.达到刑法惩罚的目的 虽然刑法免责是将某些行为免除了刑事责任,但是这不代表社会不应该对这些行为进行管理和惩罚。相反,刑法免责可以促使行为人以合理的方式引导犯罪行为,达到刑法惩罚的目的,同时让犯罪人有机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后果,从而更好地遵守法律。 结论 刑事免责制度的产生并不是单纯为了使一部分人免受刑事责任追究的规定,而是具备了多方面的意义。它并不是一种信任行为人的观念,而是通过对行为者尽可能多的情形作出免责暂时的释放,从而达到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形成一个公正、公平、有序的社会的目的。因此,对于免责理论的研究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实的体现。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