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析成本法转权益法 一、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 成本法,即采用已经支付或应当支付的成本作为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它的特点是结果反映出了企业过去购买和生产财产的成本,其计量依据是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成本,所以以实际产生的成本计量资产和负债,不涉及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因此,它主要适用于固定资产、存货、借款等的会计核算。 权益法是指在控股或相应股份的情况下,按照股权比例对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进行确认。其特点是当投资者能够控制被投资企业时,按照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权益比例计量,通过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来反映出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控制。其计量依据是被投资企业的公允价值,因此适用于对子公司、联营合营企业的会计核算。 二、成本法转权益法应遵循的原则 1.两种会计方法的性质和基础不同,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应互相补充,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两种方法来反映企业真实情况。 2.应在会计审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综合考虑有关法规、历史经验、行业特征、市场竞争情况、管理者意愿等因素。 3.应根据采用会计方法的实际情况及其影响范围,定期评估和审查会计方法的适用性,并作出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三、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1.首先,需要确认收购企业的净资产质量,即进行尽职调查,了解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地位等情况。 2.其次,确定被投资的企业是否为控制性投资。控制性投资是指投资者能够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3.根据所持有的股权比例和控制权确定采用权益法还是成本法。如果具有控制性投资,应使用权益法。如果总投资额未超过所投资企业净资产的总额或控制性投资不符合条件,则采用成本法。 4.对采用权益法进行的计提差异进行清理,并采用经过审慎论证的会计政策将这些差异与纳税位点和投资者账面成本相匹配。 5.对采用权益法计提的投资收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并对计提的投资收益进行审核、审计。 四、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1.尽管采用权益法能反映出被投资企业的实际情况,但可能存在利润计算不准确等问题,导致收益和亏损的扭曲。为避免此类问题,可以在收购交易时结合未来业务模式和行业发展趋势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评估,同时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2.成本法转权益法对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更加严格,容易被监管机构关注。应及时披露完整的并购信息,建立完整的企业治理机制和流程,并进行全面、真实的财务信息披露。 3.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需要考虑公司规模、业务种类、资本结构、财务状况、税收调整以及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结合有关法规和市场情况制定具体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总之,成本法转权益法不同于一般的会计实务,它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企业在进行成本法转权益法时需要全面了解所投企业的风险情况、具体制度要求以及税收政策等,然后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和企业治理机制,审慎管理公司的财务工作,并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估,以保证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