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资料讲解.ppt 立即下载
2024-12-03
约4.9千字
约40页
0
5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0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资料讲解.ppt

0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资料讲解.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课程结构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理论或学说:从空想到科学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轨迹:1516英国著名政治家莫尔发表《乌托邦》,开启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萌芽,16世纪还有闵采儿--17世纪维拉斯--18世纪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
(2)共同点: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设想理想蓝图。
(3)为什么说是空想?缺乏对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经济根源的深入剖析;缺乏对资本主义力量的全面认识;缺乏对通向理想社会途径的科学分析。

(二)全面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2、关于人与人的关系
一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分析结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人
之间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具有三重含义


4、基本经济规律的双重含义
——第一重含义: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关系都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马克思的研究主线)。
——第二重含义:在经济制度关系的前提下,一个特定社会的经济体制关系也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研究视角从“斗争”、“批判”转向“建设”、“发展”、“科学发展”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线)。

参见:《经济学分析范式的调适》,《学术月刊》2000(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的转换》,《教学与研究》2000(9)




6、对基本规律科学认识并正确运用的三种视角
一是人类社会变迁视角(马克思的分析,资本主义部分);
二是一国视角(以中国为例,第15—16,及18—21章);
三是微观视角,
特别是关于
企业制度的
变迁(举例,
第17章)

附:西方制度
变迁理论的简要评述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理论到实践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历程
——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塑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雏形;
——1895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将社会主义真正从理论变为现实;
——1944——1949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共同点:社会主义革命大多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取得胜利。2、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现实是否存在矛盾?




并不矛盾,因为:
第一,在理论上,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社会性质变化;矛盾的激化程度决定了社会性质变化的速度;
第二,从苏联、中国当时面临的现实情况看,具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较有利的国内国际条件;
第三,社会阶段以跳跃式发展方式运行有先例。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二)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指明了方向与原则
1、列宁的探索:新经济政策与评价
2、斯大林的探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评价
3、毛泽东的探索:借鉴、摸索与评价
4、邓小平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探索中的经验与教训:——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必须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必须科学对待国外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实践经验。
三、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和预测或描述
2、方法论视角应该坚持的原则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与观点;
(2)坚持辩证的发展的方法与观点;
(3)坚持事物发展分阶段的方法与观点
3、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
(1)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2)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
(3)实行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所有制关系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4)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及其主要矛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规定性与依据
1、本质规定性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关系角度)
——还处在不发达阶段或初级阶段(发展水平角度)
2、客观依据
第一,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第二,是由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
3、理论与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实践意义: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改革的思想武器(关于定位——目标——政策相互关系的讨论)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关系
——主要矛盾产生于基本矛盾,是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在不同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
2、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1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0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资料讲解

文档大小:5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