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0年1—4月份我国生猪生产现状及后期走势分析 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我国生猪生产逐步回归正常水平。截至2020年4月底,我国生猪存栏量已经恢复至8755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8%,其中外三元种猪存栏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时,由于政府多项扶持政策的推出,生猪市场价格也经过了一波波的调整,近期价格有所回升并趋于稳定。不过,在疫情的影响下,生猪生产仍面临一些挑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现状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一、2020年1—4月份我国生猪生产现状 1.生猪存栏量逐步恢复 我国生猪存栏量始终是衡量生猪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受疫情影响,去年三四季度生猪存栏大幅下降。但是,在政府的扶持政策和科学防疫的推动下,生猪存栏量逐步恢复。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截至2020年4月末,我国生猪存栏量为8755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8%,其中外三元种猪存栏量更是超过2000万头,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有利于生猪生产的稳定,也对疫后的市场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2.外三元种猪大幅增长 外三元种猪是生猪生产的重要保障。在疫情的影响下,去年四季度外三元种猪供应不足,是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截至2020年4月末,外三元种猪存栏量已经达到2060.3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7%,这也是目前历史上外三元种猪存栏量最高的一次。外三元种猪的快速增长对于恢复生猪生产能力和调整种猪结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养殖场数量减少,规模化养殖趋势加强 受疫情影响,去年三四季度养殖场的数量大幅减少。在政府的扶持政策和生产者积极应对的推动下,企业加速消化高成本猪存货,适当扩充猪种,以及整合资源等,导致规模化养殖继续深化。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4月,全国猪场仅有177万个,同比减少了4.3%,而规模化养殖占比持续增加。而规模化养殖不仅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质量,也有利于降低疫情风险,是未来生猪业的发展趋势。 4.价格逐步回升 疫情的影响不仅导致供应不足,也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波动。但是在政府政策、科学防疫、市场调控等多方面的努力下,生猪价格逐步回升。其中价格回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生猪存栏量逐步恢复,市场供应逐渐稳定;政府多项扶持政策的推出,对养殖户起到了积极的支持作用;生猪的出栏收购力度加大,价格合理合理,安抚了消费者的心态,也使市场逐渐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生猪生产后期走势分析 虽然目前我国的生猪生产已经逐步恢复,但是市场供应仍面临不小的压力,因此未来的生产趋势仍需要我们长期关注。 1.养殖水平大幅提升 由于我国生猪生产的基础较为薄弱,受疫情影响较大,因此我们需要在科技和管理上加强投入。未来,随着人口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疾病防控等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对养殖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养殖水平,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益水平,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品种种类丰富,种猪调配更合理 未来生猪业发展趋势将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不同品种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在种猪调配上,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养猪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加合理的种猪配置。从长远来看,科学合理的品种和种猪调配对于提高养猪效益和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3.规模化养殖占比逐步提高 规模化养殖是未来生猪生产的重要趋势,可以促进原料损耗、人力成本、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效率提升,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但是,规模化养殖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需要加强。未来,我们需要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推动生猪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4.市场调控机制不断完善 生猪生产的售卖价格与市场供需关系密不可分。未来,在政府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市场调控机制将逐渐完善,形成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市场机制。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优质的生猪产品推动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构建起健康、可持续的市场生态。 总的来说,生猪生产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推动,我们需要加强政策和科技支持,优化品种和种猪调配,加强规模化养殖和市场调控等方面的措施,推动生猪生产体系向更加规范、科学、健康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