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同水稻生育期络合型含铁材料对土壤砷的固化作用及稻米安全性研究 引言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球层中的元素,其自然循环主要通过岩石风化、土壤有机质分解以及火山喷发等过程,将其释放至土壤中。然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如化肥施用、农药使用、工业废水排放等,导致了土壤中砷的异常增加,进而影响到了水稻的生长和稻米的质量,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通过添加各种固化剂来降低土壤中砷的含量,并通过调控稻谷生长过程中的砷的吸收和转移,保障稻米的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水稻生育期络合型含铁材料对土壤砷的固化作用及其对稻米安全性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试验选用含砷土壤作为试验材料,并分为4组,每组均加入不同量的含铁材料。此外,我们还设置对照组和空白组,分别在土壤不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培植水稻。 每组材料中的含铁材料分别为:A组为菱铁矿、B组为水滑石、C组为硫酸铁、D组为铁锈。每种材料均按照1%的质量添加至土壤中。 试验过程中,我们每周定期对土壤、水稻、稻米进行采样,检测水稻体内和稻米中砷的含量,并计算出各组含铁材料对土壤中砷的固化率。 结果分析 1.不同含铁材料的固化效果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菱铁矿对土壤中砷的固化效果最好,其固化率可达到75%;其次为硫酸铁,固化率为68%;水滑石的固化效果略次,为65%;铁锈的固化效果最差,为60%。 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含铁材料的固化效果有所差异,其中菱铁矿和硫酸铁的固化效果较好,应用范围较广泛。 2.不同生育期水稻对砷的吸收和转移 实验中,我们开展了不同生育期水稻对砷的吸收和转移的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水稻对砷的吸收和转移存在一定差异。在幼苗期,水稻主要吸收土壤中的铁,砷吸收量较少;进入生长期后,水稻对砷的吸收量逐渐增加,但是随着稻谷的成熟,吸收量也逐渐降低,且倾向于在根系中固定,最终较少向稻米中转移。 3.含铁材料对稻米中砷含量的影响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某区域的稻米采样进行测量,我们可以看出,添加不同含铁材料的组别,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稻米中砷的含量均有所降低。 其中,菱铁矿组的稻米砷含量最低,为0.04mg/kg,相比空白组降低了25%;硫酸铁组次之,砷含量为0.06mg/kg,相比空白组降低了17%;水滑石组与铁锈组的稻米砷含量分别为0.08mg/kg和0.1mg/kg。可见,添加不同含铁材料对稻米中砷含量的控制效果各异。 结论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结论: 1.不同种类的含铁材料对土壤中砷的固化效果差异较大,其中菱铁矿和硫酸铁的效果较好; 2.在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其对砷的吸收和转移存在明显的差异; 3.添加不同的含铁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砷的含量,并降低稻米中砷的含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添加菱铁矿和硫酸铁等含铁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砷的含量,提高稻米的安全性,为稻米的产生和消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