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一直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有显著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将从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模式和存在问题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农业机械化现状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发展缓慢,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第二阶段是80年代至21世纪初,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农业机械化率大幅提升;第三阶段是21世纪至今,小农户逐渐向规模化农业转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升级,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节能环保等新型机械逐渐成为主流。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机具拥有量达到4000多万台,农业机械化率超过70%。在机械化种植方面,大面积机械化栽培的粮食作物已超过70%,棉花机插率超过90%,油料机械化栽培达到80%以上。在收获方面,小麦、水稻、玉米的机收率分别达到70%、80%、85%。在养殖方面,养殖机械化率也在不断提高,饲料加工、养殖环境控制、养殖排泄物处理等方面机械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方面,可以分为四种模式: (一)生产经营模式。即以机械化手段为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合理选择机械设备、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等方式,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二)服务模式。即通过机农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提供机械作业服务,为农民减轻劳动负担,提高农民收益。这种模式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 (三)消费模式。即通过将农机产品与其他服务相结合,创造不同于传统农机经销渠道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机械化服务。这种模式需要企业推动,创新营销方式和服务模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四)融合模式。即将机械化技术与农业生产、科技创新、信息技术融合,推动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的发展。“互联网+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三、存在问题 虽然中国农业机械化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就和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机械化水平不均衡。农业机械化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率较高,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二)机械化设备质量不稳定。由于我国农业机械生产技术依赖进口,国内产品的发展比起国外产品还有一定差距,制约了我国农机产品的整体水平。 (三)农民购置机械的经济负担较重。农机产品价格较高,农民购买机械设备的经济负担较重,很多农民缺乏购买农机设备的资金和信心。 (四)农民对农机设备使用不够熟练。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很少有牢固的、传承有效的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上、财务上的困难和挑战,农机设备质量和性价比等问题也有待提高和解决。但总体来看,中国农业机械化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的农业机械化将不断迎来新的发展红利。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