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doc / 文档详情
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doc 立即下载
2024-12-12
约6千字
约10页
0
5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doc

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0-

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
一、开挖及初期支护中的质量通病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1、超欠挖
1.1原因分析
①测量放样不精确;
②岩石隧道爆破施工未到位或围岩坍落;
③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
④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
⑤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
1.2防治措施
①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
②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
③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
④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
⑤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
⑥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
⑦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
2、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
2.1原因分析
黄土隧道开挖后裂缝发育较快,若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随时出现坍落。
2.2防治措施
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3、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
3.1原因分析
①黄土颗粒间潜水量大,地基承载力降低;
②隧底泥化严重,清理淤泥耗时太长;
③超挖的20cm采用湿喷工艺喷射C25耗时太长,早期强度增长慢,可能会受到踩踏;
3.2防治措施
①拱脚加大至80cm,增加力的传递面积,减少沉降;
②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隧底清理,然后采用干喷工艺喷射20cm厚混凝土封闭堵水,再架设钢架。(此方法较前者可缩短2~3小时,从而实现早封闭、快成环,从而减少沉降量);
4、初期支护采用的分层喷射技术,出现混凝土掉层脱落
4.1原因分析
①第一次喷射层和钢架表面尘土污染清理不彻底,降低了新旧混凝土的黏结力;
②喷射混凝土不密实、空鼓,造成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钢架表面锈蚀;
③结合以上两个原因在整个初期支护未稳定前,由收敛和沉降引起,造成钢架外露和混凝土表面掉层;
4.2防治措施
①对钢架和第一层喷射混凝土表面必须进行彻底清理。(针对黄土隧道严禁水洗);
②喷射时喷射手先喷射填塞钢架背后,然后以每层3~5cm厚度分层喷射。对于富水隧道尽量采取引排的措施减少初期支护背后积水对混凝土的长期侵蚀;
③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快成环减少对原有土层的扰动,减少原深埋土层的暴露时间;
5、喷射混凝土不进行养护
5.1原因分析
黄土隧道采用养护液养护,喷射混凝土终凝后,混凝土表面布满灰尘,养护液涂抹存在困难,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材料费和人工费不进行喷射混凝土的养护。
5.2防治措施
喷射混凝土表面的灰尘用高压风清理,再进行养护液涂抹,加强现场监理检查力度。
6、喷射混凝土拱顶部位的空洞
6.1主要成因
①超挖或开挖后未及时进行支护导致局部的坍落,而施作喷射混凝土前又未按要求用同级混凝土进行回填密实;
②拱顶喷混凝土由于是垂直作业,在自重作用下喷混凝土混合料易与接触面出现较大空隙,造成空洞;
③架设的钢拱架及钢筋网也阻挡喷射混凝土与围岩大面积接触,在其上形成混凝土壳体,因而造成空洞;
6.2防治措施
①首先要在开挖前加强超前小导管施工,开挖后尽快封闭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前对超挖或坍落部位进行同级混凝土回填,再进行喷混凝土施工;
②喷混凝土作业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作喷射混凝土;
③对在施工后产生的空洞,应采取打眼压浆处理,用水泥浆进行回填,以填补空洞,保证施工质量;
7、黄土隧道或软硬岩石交接地带拱脚初支产生纵向裂缝
7.1主要成因
①锁脚锚杆(管)施作不到位;
②开挖后由于围岩自稳能力较差导致围岩急剧变形或因岩石隧道掌子面爆破加剧围岩变形所致;
7.2防治措施
①加强锁脚锚杆施工;
②施作大拱脚并做好围岩量测,及时了解围岩变形动态;
③拱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并彻底清理虚渣,衬砌紧跟开挖面;
④爆破施工时保证施工间距;
二、隧道衬砌中质量通病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1、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
1.1主要成因
①干缩裂缝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用量及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骨料大小级配原材料的影响,另外还有施工温度对二次衬砌施工的影响;
②荷载变形裂缝主要是仰拱和边墙的基础虚碴未清理干净,混凝土浇注后,基底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模板台车或堵头板没有固定好,以及过早脱模或脱模时混凝土受到较大的外力撞击等是产生变裂缝的原因;
③衬砌施工缝(接茬缝)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迫使混凝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

文档大小:5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