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茶叶基础知识.docx / 文档详情
茶叶基础知识.docx 立即下载
2024-12-15
约7.1千字
约17页
0
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茶叶基础知识.docx

茶叶基础知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NUMPAGES17


茶叶基础知识
人们为什么饮茶?
以茶会友
以茶敬客
以茶助禅
以茶修身
以茶养性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西汉时代的药物书籍)
一.茶字的形成
唐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中首次出现“茶’字,唐代中期陆羽{茶经}中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ǎ),三曰蔎(è),四曰茗,五曰荈(ǎn)。
二.中国茶区的分布
在我国的许多的省份都出产茶叶,但主要集中在南部各省。一般可以将我国的产茶区划分为四大茶区:
1、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但少数山区,也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有些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2、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秋季干旱。
3、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O0毫米~2000毫米,此茶区植物资源丰富,长年植被的自然枯老腐化,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4、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边销茶和普洱茶等,其也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云贵高原为西南茶产地中心。地形复杂,即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也想差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此茶区还处于原生态地区,动、植被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其他茶区丰富,是一个天然的优良产茶区。
三.如何区分真假茶叶?
真叶为发育完全的叶片,其形态特征为:
A、叶缘有锯齿,上半部密,下半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
B、主脉明显,叶脉呈网状,侧脉从中展至2/3处向上弯曲呈弧形并与上方侧脉相连;
C、叶片在茎上呈螺旋状互生。
D、叶背有茸毛,等。
四.茶树的生长环境
任何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适宜的一些生长环境,而茶树的生长环境主要是指气候和土壤环境的中的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综合因素。
1、气候:
茶树生长要求是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多云雾、少日照。温度决定着茶树酶的活性,进而又影响到茶叶营养物质的转化和积累,茶树生长的最适气温在18℃~25℃,多数品种为20℃~25℃,超过35℃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最低温度在-6℃~-16℃,对最低温度的要求还因品种而异,大叶种为-6℃,中小叶种为-12℃~-16℃(北部茶区种植的均为中小叶种);茶树的最高临界温度为45℃,当气温持续超过45℃时,茶树生育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不同气温条件下的茶叶原料,即鲜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等茶叶品质营养成分的含量也不一样。温度相对较高日照强,酶的活性就强(多酚类含量较高),这类鲜叶原料较适宜制发酵类茶类如(红茶、黑茶、乌龙茶等),而温度相对
2、日照
茶树日照时间长、光度强时,茶树生长迅速,发育健全,不易患虫害病,且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适于制造红茶。反之,茶叶受日光照射少。则茶质薄,不易硬化,茶叶富有光泽,叶绿质细,多酚类化合物少,适制绿茶。
高山多云雾,所受阳光照射多为漫射光,光照柔和,不会造成生长过速,且气温较低,日夜温差大,霜日多,形成其生长周期缓慢,鲜叶的持嫩性强,茶叶嫩泽且有效物质和芳香物质积聚增多,形成茶感色亮、味醇、香优。
偏低日照光不强(氨基酸含量较高),则适合制不发酵茶或微发酵茶类如(绿茶、白茶)。
茶树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会发生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这样,可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粗老。同时,充沛的雨水还能促进茶树的氮代谢,使鲜叶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提高。所有这些,对保持茶叶嫩度和提高茶叶滋味都是有利的。
3、土壤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茶叶基础知识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