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地方法制 / 文档详情
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docx 立即下载
2024-05-17
约2.7千字
约6页
0
1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docx

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地方文献工作已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最近几年的编史修志,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源被开发和利用,使地方文献工作发展十分迅速。地方文献除了具有永久性的史料保存价值外,且对当前的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和两个文明建设有极重要的作用。但从全国范围来说,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很不平衡,还没有进入科学的轨道。这除了社会条件外,地方文献本身的复杂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明确认识,致使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利用发生了不少混乱,直接影响了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地方文献是文献的一种。“文献”一词国家标准早有明确的规定:“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那么地方文献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记录有地方知识的一切载体”。这里的关键是对“地方知识”怎么理解。所谓“地方知识”,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特产、人物、名胜古迹等等,这里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人说地方文献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地方史、志,地方籍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地方史、志毫无疑义是地方文献,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至于地方籍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是否是地方文献呢?很有争论。地方籍人士的著作有文艺作品,也有学术报告;既有处女作,也有成名作;既有不朽名著,也有稚嫩的习作。可以说、任何地方的地方籍人士著作中,大部分同地方知识毫无关系,若有些关系,也只是客观的反映,或作为背景来描写、直接记录地方知识的是其中的极少部分。如果把地方籍人士的著作全部当作地方文献来收集,那么地方文献中不是有很大部分同地方知识无关了吗?此其一。二,甲地人士编纂乙地的地方志、地方史,这地方志、地方史理所当然是乙地的地方文献。如果说,凡地方籍人士著作是地方文献的话,那么这乙地的地方志、地方史不也成了甲地的地方文献了吗?例如,我国现代文学家巴人,是奉化籍人士。解放后,他写了一部《印度尼西亚古代史》这部书同奉化地方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仅仅因为巴人是名人,是奉化人,把《印度尼西亚古代史》就当他奉化的地方文献吗?这样的地方文献对地方有什么作用呢?还有,所谓地方籍人士著作,是捐“出生或祖居地方的人,在地方上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在某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所写的文章和书。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地方籍”难定。国家标准尚未出台,各有各的看法。有的主张以人物出生之地为是;有的意见则应以世居为准。碰到身世复杂的人物怎么办?要考究,除非翻家谱,没有家谱的依据什么呢?二是“人士”难评。“一定的社会地位或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是没有具体的客观的硬标准,全凭人们的感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社会时期又有不同的社会色彩,其宽严有很大的伸缩性。这样的话,就会给地方文献的收集带来某些困难。如果是地方上名人,他的著作依靠“地方籍人士”而被当作地方文献,他的名著固然无疑是要收藏的,至于他败笔怎么处理呢?也算地方文献吗?名人也少不了拙作,正象名牌也有次品呀!现在认为是凡人凡品,也许若干年后,成为名人名著也说不定,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所以,我们说把地方籍人士著作笼统地一律称作地方文献是很不科学的,划定地方文献的依据不是著者,而是著作本身所写的内容。即使作者不是该地的地方籍人士,不是名人,只要他的著作,不管是名作还是凡品,记录了地方知识就是地方文献。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曾举了陈建功的例子。说他的《三角函数》国际闻名,虽然同绍兴地方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果把他的著作排除在地方文献之外,人家来查了,怎么办?我们认为很好办,来查的人总有一定的目的,若要查陈建功这个人到底写了一些什么书,可在地方文献馆(室)找陈建功的人物传记,传记中不会没有陈建功的著作目录。是查他的《三角函数》,那就到图书阅览室去。要查陈建功的所存著作,应该去找地方籍人士著作陈列室。地方籍人士的著作,特别是名人名著,是地方的宝贵财富,是地方的光荣和骄傲。有条件的地方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收集地方上各种有名著作,专门陈列。这也是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表现。既保护了名人名著,也方便了读者,方便了管理,是对地方的一大贡献。关于地方出版物,其道理和地方籍人士著作一样。既不能全部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有人认为地方出版物本身就是出版史料,反映了地方出版、印刷水平,怎么不能算是地方文献呢?不错,出版一本书、一张报纸、一本刊物,是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科学文化事业发展面貌和水平,但如果把反映地方科学文化事业发展面貌和水平的都算是地方文献,那么地方文献就不是丰富而是滥了。有些地方的地下出版物,或叫非法出版物,其中有黄色书刊。这些黄色书刊的出版,多少也反映出版地的文化面貌,但同地方知识毫无半点关系,能算地方文献吗?一个地方剧院,每年上演不少剧目。有本地剧团,也有外地演出单位,有创作新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

文档大小:1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