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哲学论文 / 文档详情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docx 立即下载
2024-05-17
约6.1千字
约10页
0
1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docx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生活中哲学小论文生活中也是有着丰富的哲学知识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生活中哲学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如何?我们常常讲哲学来源于生活世界,也应该回到生活世界。此种概括无疑是正确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展示出来,以便对这个关系的脉络有更为深入的把握。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和亚历山大科耶夫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争论是围绕斯特劳斯1948年出版的《论僭政》展开的。争论的焦点是哲学与社会的关系。按照斯特劳斯的说法,“社会”需要立足于一种共享的信任和信仰,或立足于习俗、道德和“意见”;而哲学则是对智慧的探寻,是对真理的追求,其本性是“癫狂”的,必然要求绝对自由,因此哲学就其本性而言与政治社会是不相容的,[1]哲学与社会势必处于一种紧张、对立、冲突之中。科耶夫基本认同斯特劳斯的上述看法。但一旦涉及到“哲学与社会的冲突能否解决、是否应该解决”的问题,斯特劳斯与科耶夫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在斯特劳斯看来,哲学与社会的冲突不可调和。因为,如果让哲学妥协并服从于社会的要求,那么哲学也就不再是哲学,不再具有哲学的品格;而如果哲学不妥协,执意与社会对抗,结局只能如苏格拉底一般,被社会“处死”。所以,为了免于被社会“处死”的命运,哲学应该尽可能拉开与社会的距离,以逃避与社会的冲突。逃避的办法就是要做一个好公民或良民:附和流行的意见,赞美现行的政治秩序。用斯特劳斯的话说就是,由“神志癫狂”转向和返回“神志正常”,返回澄明(sobriety)与温良(moderation)。斯特劳斯认为,所谓返回澄明与温良并不意味着改变哲学的本性,而只是改变了哲学的表达方式。哲学必须是癫狂的,否则就不是哲学。作为良民的哲人在“思想”方面与癫狂的哲人没有分别,但在言论表达上,作为良民的哲人却谨慎无比。于是作为良民的哲人发明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这就是在同一个文本里面用两种语言说话,传递两种不同的教导:一套是对社会有用的教导,即俗白教导(theexotericteaching),另一套则是在政治上有忌讳不宜直言的“真正的教导”,即隐讳教导(theestotericteaching)。俗白教导是任何人都能读懂的,隐讳教导则只有少数训练有素而且仔细阅读的人反复琢磨才能领会的。通过这样一种写作方式,作为良民的哲人就把“真正的教导”或者“癫狂的思想”限制于少数人,以免危害社会。斯特劳斯认为,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古典时期就已存在,但是到了现代却逐渐被“遗忘”了。现代哲学“走火入魔”了,哲学从一种私人性的纯粹知性追求变成了一种公共政治的武器和工具,变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比巨大”的力量,哲学被公共化、大众化、通俗化了[3]。而这恰恰就是现代性的问题之所在。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关于哲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描述,以及斯特劳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他认为,按照对哲人的定义,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哲人就是不占有智慧但追求智慧的人。尽管在此点上科耶夫与斯特劳斯是一致的,但是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由此推论出的“哲学生活方式”:按照斯特劳斯的推论,哲人将把他“所有的时间”都贡献于对智慧的探求,他因此将不仅放弃世俗的快乐,甚至将放弃所有行动,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政治行为。科耶夫把这种哲学生活称作“伊壁鸠鲁派”哲人所采取的态度或“伊壁鸠鲁式”态度(笔者称之为“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过这种生活的哲人生活在世界之外,他退回到自身,与他人隔离,对公共生活没有兴趣,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追求所谓的“真理”。问题是,“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否哲人应该过的生活?科耶夫显然并不认同。他认为,初看起来,“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从哲人或哲学的定义推论出来的,这似乎没有问题。然而,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奠基于一个前提之上的,而这个前提本身就存有疑问。这个前提就是:一个人必须承认存在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它永远等同于自身,可以被“完善的理智”完全揭示,不论这理智在什么地方(国家)和什么时候(历史),只要它发挥自己的天赋,就可以完整地把握存在整体。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哲人就能够也必须使自己隔离于变化和喧嚣的世界,生活在一个安静的“花园”里,那样才能把握永恒不变的本质。但是,按照历史主义的观点,存在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在本质上是暂时的、生成的、自我创造的,它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不断创造自身。而如果存在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生成),那么,一个人就不能通过使自己与历史隔离来解释和揭示这种创造活动。相反,为了揭示存在,哲人必须“介入”历史。同时,“伊壁鸠鲁式的哲人生活”还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危险,即培育偏见,而这是与哲人的本义相左的。因为哲人就是能够摆脱偏见的人,因此,想规避偏见的哲人就必须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像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

文档大小:1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