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5-实验探究经典精讲课后练习(二)题一:在上化学课时,小明同学听化学老师讲到,做蛋糕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是碳酸氢钠(NaHCO3)。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于是他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1: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新配制的碳酸氢钠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性。实验2:小明认为蛋糕膨胀,是由于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致,他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想:猜想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反应产生的;猜想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针对以上猜想,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白。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盐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猜想①正确实验二①有小水滴产生②猜想②正确[小结]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应用]在炸油条时,通常在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小苏打(NaHCO3)的目的是。题二: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多,有的溶解又快又多。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多少呢?请你参考下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硝酸钾为例,选择一种可能影响硝酸钾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温度(℃)20304050607080溶解度(g)31.645.863.985.5110138168①影响因素:。②实施方案:。③通过实验得出。实验中,控制不变的因素是。题三:某同学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两块表面积相同并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条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定两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1)实验前需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硫酸溶液。现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需要的仪器有。(2)利用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实验室测量氢气体积的装置,该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3)图乙中量气管和水准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氢气体积,为了准确地测量氢气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填字母编号)。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题四: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甲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乙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滴有几滴酚酞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①色变为无色。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提出问题]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和HCl。[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论]丙认为猜想三正确。[实验评价]丙的实验操作和方案中有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是③。大家讨论后通过方案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④。[实验拓展]为节约资源和避免实验废液对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方案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并对混合液中的盐分离回收。请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题五:学习碱的个性时,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做“检测氢氧化钙性质”的实验,实验方案如图所示(说明:实验中使用的药品均为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盐酸加入氢氧化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该反应的明显现象,请你写出一种能观察到变化发生的方法:。(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废液缸中。为了处理废液废渣,首先对废液缸中物质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过程如下图所示:由上述分析可知:①固体A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②无色溶液B中使酚酞变红的物质是。题六: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与结论】①小红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②你认为小红的实验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生****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