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蓄滞洪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蓄滞洪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蓄滞洪区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对自然水文过程进行调节,形成可掌控的水位,以储存洪峰流量和降水等自然水文过程的一定部分,并在需要时放行洪水。蓄滞洪区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水灾害的损失,提高城市的安全度和人民生产生活质量。但是,从长远看,蓄滞洪区在灾害预防的同时,也可对可持续发展带来贡献。本文将探讨蓄滞洪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 一、减灾与蓄滞洪区的关系 蓄滞洪区是一个重要的防洪措施,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1.储存洪峰流量 通过蓄水区的贮水作用,可以把洪峰流量储存在蓄水池中,减少河道中的水位上涨。当洪水过后,再通过逐渐放水的方式,使得洪水对下游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减轻,降低洪水的破坏性,从而减轻洪灾的严重程度。 2.改善水资源利用 蓄水区可以改善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水的利用效率。通过建设蓄水池,可以把水储存起来,等到需要时再使用。同时,蓄水区可以有效地调节流量,降低不同地区的用水压力,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促进生态保护 蓄水区也可以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通过控制水位,可以保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保证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习性的繁衍。同时,通过蓄水区建设,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对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可持续发展与蓄滞洪区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基础上,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蓄滞洪区的建设中,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蓄滞洪区的建设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蓄水池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安全度,降低灾害损失。同时,蓄滞洪区建设还可以改善当地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能源可持续发展 蓄水区的建设可以使用洪水河流和降雨等自然能源来创造水能,并把水能转化为电能。这种可再生的能源不仅能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可以起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3.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蓄水区的建设可以提高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促进区域的生态安全。同时,蓄水池的建设可以促进水体的生态保护,提高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蓄水池的修建还可以起到疏导农业、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的作用。 结论: 蓄滞洪区的建设可以实现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逐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正因为如此,蓄滞洪区被认为是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蓄滞洪区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和细化的评估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秀明.洪水灾害蓄滞洪区防控体系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7,50(12):35-41. [2]韩福民.建设蓄滞洪区对于保障水安全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20,18(2):12-21. [3]王育明,章荣鑫.建立蓄滞洪区对于减灾的作用与实现途径总结[J].灾害评估与管理学报,2019,10(3):89-96.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