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妨害公共安全行为.pptx / 文档详情
妨害公共安全行为.pptx 立即下载
2024-12-25
约2.1千字
约21页
0
13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妨害公共安全行为.pptx

妨害公共安全行为.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妨害公共安全行为的构成第二节妨害公共安全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构成情节较轻,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1)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数量较少或者不明知的;
(2)违法行为未造成危及公共安全后果的;
(3)经公安机关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后,向行为人指出,行为人能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并主动采取措施,及时消除危险的;
(4)初次实施上述行为未造成后果的。31、危险物质被盗、被抢、丢失后不按规定报告行为(第31条)
故意隐瞒不报:发生危险物质被盗、被抢或者丢失后,责任人为了逃避追究责任,采取统一口径,隐匿证据,破坏现场、掩盖事实真相等方法,隐瞒不报的行为。32、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行为(第32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构成情节较轻,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1)携带弩和匕首等管制器具主动交出的;
(2)不明知是管制刀具并及时改正的。33、盗窃、损毁公共设施行为(第33条第1项)
34、移动、损毁边境、领土、领海标志设施行为(第33条第2项)
35、非法进行影响国(边)界线走向的活动行为(第33条第2项)
36、非法修建有碍国(边)境管理的设施行为(第33条第3项)37、盗窃、损坏、擅自移动航空设施行为(第34条第1款)
38、强行进入航空器驾驶舱行为
(第34条第1款)
39、在航空器上非法使用器具、工具行为(第34条第2款)40、盗窃、损毁、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安全标志行为(第35条第1项)
41、在铁路线上放置障碍物行为(第35条第2项)
42、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行为(第35条第2项)
43、在铁路沿线非法挖掘坑穴、采石取沙行为
(第35条第3项)
44、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平交过道行为
(第35条第4项)本条规定的铁路:正在使用中的铁道交通、地下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构成情节较轻,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盗窃、损毁铁路设施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价值较小且对行车安全影响不大的;
(2)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主动纠正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3)在铁路沿线或周边放置石头、木块等障碍物,未对行车安全影响造成影响的;
(4)在铁路线路、桥梁、涵洞处挖掘坑穴、采石取沙,发现后经劝阻主动纠正的。45、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行为(第36条)
46、违法在铁路线上行走坐卧、抢越铁路行为(第36条)
具体行为主要表现为:行为人擅自进入铁路、地铁、城铁防护网或者火车来临时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抢越铁路,没有造成后果的。47、擅自安装、使用电网行为(第37条第1项)
48、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安全规定行为
(第37条第1项)
49、道路施工不设置安全防护设施行为
(第37条第2项)
50、故意损毁、移动道路施工安全防护设施行为(第37条第2项)
51、盗窃、损毁路面公共设施行为
(第37条第3项)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情节严重,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1)故意实施上述行为,经劝阻不听的;
(2)多次实施上述违法行为的;
(3)实施上述行为,造成一定的人员和财产损伤,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52、违反规定举办大型活动行为(第38条)
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场所在有关房屋建筑、消防安全、便于疏散、严重超员等方面存在问题,容易发生房屋倒塌,火灾,水灾,由于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具体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该项活动举办的场地与预计容纳的人数、发放门票的情况等超过核定人员的有关规定;
(2)场地及其附属设施不符合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的,如场地建筑不坚固,有发生倒塌坠毁的可能性;
(3)各种电线、线路老化,可能引发火灾的、消防设施不符合法定要求。如灭火器超过使用期限、没有按照规定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通道和紧急通道被占用,一旦发生事故,消防车不能开进,人员无法疏散、逃离现场的情形等。53、公共场所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规定行为(第39条)
经营管理人员:对上述场所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如:部门经理、总经理等。经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公安机关在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上述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违反相关的管理规定,致使场所存在安全隐患,以书面的形式(制作责令整改通知书)告知场所经营管理人员,责令其限期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的情形。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场所在有关房屋建筑、消防安全、便于疏散、严重超员等方面存在问题,容易发生房屋倒塌,火灾,水灾,由于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拒不改正:在接到公安机关书面责令整改通知书意见后,拒绝改正或者不按照公安机关提出的要求进行改正的。思考题:
1.什么是妨碍公共安全行为,它的构成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文档大小:13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