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盈余管理的现实性选择.pdf / 文档详情
公司盈余管理的现实性选择.pdf 立即下载
2025-01-03
约2.2千字
约3页
0
17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司盈余管理的现实性选择.pdf

公司盈余管理的现实性选择.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司盈余管理的现实性选择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成为财务理论界一个热点问题,现中外会计学界对盈余

管理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居主导地位,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会计造假,是一种误导报表

使用者的欺诈行为,因而主张将其消除;另一种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会计准则或制度

允许的范围内,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运用各种手段作用于对外财务

报告,以获得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披露管理行为。笔者认为将

盈余管理视为投机行为一味抨击是不可取的。本文即从盈余管理概念、现状与价值等角度

分析盈余管理的实质特征,主张理性科学地对待盈余管理,并引导公司企业的盈余管理活

动走向规范。

一、盈余管理的现状研究与价值分析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选择使其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盈

余管理是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完成的,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多计或少计收益,少计

或多计费用与成本,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即将公司的财务报表从其应有状态转换为编表

者所期望呈报的结果,以满足编表者或部分人的利益需要。盈余管理的结果将会使公司的

真实状况不能全部反映在对外呈报的财务报表中,这必将会使广大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对公

司的判断发生错误,从而做出非最优甚至错误的决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盈余管理是与

公共利益背道而驰的。但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允

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是以会计政策的选择为手段来实现的,是合规合法的。盈余管理并不

增加或减少公司实际的盈余,但会影响实际盈余在不同的会计期内的反映和分布。它影响
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报表中的盈余,而不是公司的实际盈余。会计造假是一种短期

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歪曲公司的财务状况,无中生有,随意改变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断

章取义,取其所需是会计造假的典型手段。可归纳出盈余管理的三个基本特征:盈余管理

的主体是公司的管理当局;在盈余管理过程中,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图的;管理当局

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的弊端

盈余管理的弊端十分明显。首先,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公司管理当局通过内

部人控制的便利条件对会计信息按照其管理目标的需要进行改造,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往

往缺乏充分性、真实性,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

也失去了有效性。其次,对公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一旦投资者和债权人发现企业

进行了对他们不利的盈利管理,就会对公司管理当局的道德和履行责任与义务的能力失去

信任,导致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失灵,不仅使管理当局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还会影响企

业的声誉,给公司以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即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最后,盈余管理会

损害投资者、债权人与国家的利益。由于盈余管理主要来自公司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驱

动,而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与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的利益又存在不一致性,在许多情况

下,盈余管理的存在会促使管理当局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

家的经济利益。

三、治理不当盈余管理的对策

第一,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允许范围内对

财务报告有目的的干预。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是缩小盈余管理空间的

有效途径。应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特别是目前问题较多的企业合并、合并

报表准则等,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的无法可依现象。同时,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建
设,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披露方法、披露时间、格式范例等予以

明确的规定,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

第二,健全外部监督机制。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提高上

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还应将那些重组过程中预提了费用、进行巨额冲销的公司,列

入重点核查范围。发现问题予以严肃查处,加大惩罚力度,以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整个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审计监控。通过审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降

低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概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治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证

券监管部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必须携手采取有效措施,共同防范盈余

管理的滥用,维护资本市场的秩序。

第三,建立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对公司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盈余管理行为与

公司管理当局的道德水平及道德评价标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道德

评价标准,对公司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弘扬正气。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示范

道德榜样、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使公司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公司内部和社

会公众的督导之下。

第四,减少地方政府保护行为。许多地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公司盈余管理的现实性选择

文档大小:17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