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晨读晚背资料:名句默写+教材素材+范文诵读+最新时评.docx 立即下载
2025-01-06
约7.6千字
约15页
0
2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5届高三晨读晚背资料:名句默写+教材素材+范文诵读+最新时评.docx

2025届高三晨读晚背资料:名句默写+教材素材+范文诵读+最新时评.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届高三晨读晚背资料:名句默写+教材素材+范文诵读+最新时评
一、名句默写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助记]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之。
[助记]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助记]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微,而智勇多困于所,岂独伶人也哉!
[助记]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情境默写】
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二、教材素材
必修下册(未完待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作文角度
1.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在义务教育普及的今天这句话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在孔子的年代,平民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孔子的主张十分前卫。在《侍坐》中提到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出身都不高。孔子对他们一视同仁,可见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对四个弟子的志向,孔子的评价也不同,其中也考虑了每个弟子的不同性格特点。例如子路说话不谦虚,过度自信,孔子直接笑他。而对冉有,孔子则评价“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在《论语·先进第十一》中,孔子评价过冉有和子路两人,认为子路为人鲁莽,所以孔子要提醒子路学会退让;而冉有为人畏缩,孔子鼓励他进取。在《侍坐》中也同样表现出孔子对这两人的不同态度,体现出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张。
2.亲近自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是文人的归宿。失败者到自然中寻找慰藉,成功者也希望功成身退、归隐林下。高中作文也出过与亲近自然相关的方向。
在《侍坐》中,曾点主张暮春时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正是亲近自然的表现。
对于《侍坐》中孔子赞同曾点的主张,历来有不同的评论。有人从积极方面解读,认为孔子主张“为国以礼”,而曾点所说的是“礼治”的最高层面,太平盛世、人地和谐;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孔子晚年对当时的国家失去了希望,如孔子自己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此时的孔子有了避世的想法。不管怎样,孔子最终都赞同回归自然。
3.人生理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四个弟子分别述说了四种人生理想:子路是治千乘之国,勇其民,使民知方;冉有是治小国,富其百姓;公西华是继续学习,在祭祀、外交等场合做个小司仪;曾皙是在春日里外出沐浴、吹风、咏而归。西哲有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人自然性情不同,具有不同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
《齐桓晋文之事》作文角度
1.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孟子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他心系百姓,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感到不满,他向社会发出呐喊:“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他构建自己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在天下推行王道,使“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在面对困难时,他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带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激励无数仁人志士,激励了无数大丈夫,他的民本思想于今天的社会亦有重大意义。
2.物质与精神
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5届高三晨读晚背资料:名句默写+教材素材+范文诵读+最新时评

文档大小:2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