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转型思考及建议 新课标卷在保持对课程学习情况的全面考查下,渗透了情境化、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对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创新意识、个性品质等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试卷题型发生了较大变化,内容上从稳定变为多样,呈现形式新颖,阅读量更大,覆盖面更广,注重通法通性,强调思维,强调本质,淡化技巧,难度均匀,看似不难,其实不易。如何及时转型以适应新高考,是摆在每位校长和教师面前的一难题。现就高三教学现状进行交流,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存在问题 01课标学习浮于表面,理论实际未能融合 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新课标内容学习得不够深入,仅停留在文字层面。比如:“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是高中数学课程观,但如何在实际操作层面把握并处理好这些关系,将整体与局部、必修与选修、板块与单元形成有机关联、良性互补?很多教师的认识还不够。绝大部分教师只按照自己对老教材的原有理解去组织教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滞后,甚至在没有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新课标和新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忽视新教材中的探索开放型信号,认为数学最终只要教会学生怎么解题就可以,无视对学生学习延续力的培养,这显然无法适应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 02真题研究不够到位,知识网络存在缺陷 研究全国高考就要从研究高考真题开始。然而有些学校、备课组的资料库里没有一套完整的历年高考试题集,能潜心系统研究十年高考卷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另外,大部分教师研究真题的方法存在误区,只重知识不重思维,只看题表(问题本身)不看题里(内涵与外延),只归纳考点不研究关联,这就使复习效率打了折扣。 03教学习惯不曾转变,教学手段存在惯性 部分教师教学习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手段未能及时调整,一问一答或一讲到底的情况仍存在。课堂上给学生交流、合作、互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较少,造成一部分学生思想游离、被动学习、机械训练,学习效率低下。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不良现象是部分教师教学时参考资料拿来就用,拿着现成的课件讲概念,拿着现成的答案讲习题,缺少自己的教学主张。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复习参考书的例题和习题都来源于近五年的模考卷,偏向老课标,与新高考的考查要求有较大的偏差,在知识网络和理念定位上均与全国卷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高考新题型、新情境问题呈现较少,对解答新型题目的策略研究不足,不能适应新高考全国卷的要求。如果教师长期以这种方式上课,势必会造成教学与考试的不匹配,教学效果不佳。 04依然忽视概念教学,典例分析缺乏深度 新高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通过情境的创设、适度地提问、本质的探求,使学生经历观察、探究、分析、归纳、反思、整合的过程,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从而产生强大的延伸探究能力。在这中间,教材中的概念教学环节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忽视概念教学的现象依旧大面积存在,肯在概念教学部分花时间的教师不多,很多教师匆匆讲完概念及注意点就开始讲例题,对概念的提出、抽象、完善、归纳的过程不重视,影响了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长期来看这样的做法是舍本逐末的。 05教案学情有待匹配,教学重点不善变通 部分教师的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学情的深入研究,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清楚,对学生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了解不足。教案的设计只关注整节课的“顺畅度”,重点、难点等的设置照搬教参,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方式不了解,这是造成学生水平达到某一高度以后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现阶段几乎所有学校组内集体备课已形成传统,但不少教师在集体备课后缺乏二次备课,不会根据班情、学情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教学重点和策略未能有效变通,比如一个学校最好的班级和最差的班级所用导学案内容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哪个班级的教学定位准确呢? 06阶段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细节容易忽略 阶段目标不明确、忽略教学细节也是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多数学校受教学参考资料的影响,不对计划进度进行二次加工,不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对教学内容的轻重缓急作适当调整,归根结底是对单元板块的预期目标不明确,比如,某些基础较差的学校在导数单元的复习上花大量的时间,这样的投入几乎没有效果。 二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普遍性问题未能及时关注,比如,学生计算过程的细节,是将式子全部展开还是因式分解?是整体分离还是半分离? 三是教室环境的舒适度,有部分学校多媒体设备中的白底红字比较刺眼,不如传统板书,也有部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中的字太小,影响教学效果。 思考与建议 新高考全国卷强调知识之间的关联与延伸,强调对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思维认知能力的考查。据此,对日后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01重视“横”与“纵”的关联度 研究全国卷真题是应对新高考最直接而有效的模式。教师通过研究真题能够品味命题的理念,感受考查意图,洞察高考要求,明晰复习方向。研究真题可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