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2025届高三一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3-14
约1.1万字
约23页
0
21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赣州市2025届高三一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赣州市2025届高三一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赣州市2025届高三一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纸币何以最早产生于中国?又何以产生在成都?官交子是怎样出现的?
经济发展层面,唐代中期以后,中国迎来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高峰,经济重心南移,交易模式从官营盐铁专卖向茶、绢、米日常用品转换,铜钱使用从坊市的城市扩展到草市镇(农村集市),这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催生了唐宪宗时期“飞钱”的创新。这种压力在北宋更加凸显,经济发展体现出零细货币的不足,同时频繁的远距离经贸所需的大额支付的牵引,酝酿着货币形态的创新。
技术条件上,与纸币产生直接相关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改进。北宋改用构树(楮)皮纤维造纸,弥补了草竹纤维造纸易浸染的缺陷,精湛的“抄纸”技术制造出造币专用纸。同时,雕版印刷得到了改进,形成了四川、福建、两浙等地造纸和印刷的核心先进区。
这两个因素可解释纸币为什么最早产生于中国,却难以解释“交子”何以产生在四川成都,而不在其他地方。
其实,四川铁钱专用区对交子产生起了催生作用。唐末的铜钱短缺,使得五代时蜀境使用铁钱;至北宋,四川为铁钱专用区。铁钱的使用给经济生活带来不便,北宋名臣吕祖谦称:“蜀用铁钱,其大者以二十五斤为一千,其中者以十三斤为一千。行履赍持不便,缘轻重之推移,不可以携持。”
四川铁钱区的特殊货币环境是成都产生纸币交子的关键原因。从币材的性质来看,铁钱易于腐蚀锈坏,不宜持久均质保存。铁钱更接近纸币的价值,货币使用者更喜欢用纸币来替代流通职能,实现货币的符号化。南宋将领李纲称:“窃谓交子之法,行之于四川为有利。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架,故以交子为便。”四川道路特别艰险,铁钱价值又更加低贱,其难于携带的缺陷,使得四川更适于使用纸币。
此外,四川相对封闭地域之内茶商集团的信任网络,是“交子”替代铁钱行使流通手段职能的关键制度条件。
民间交子的流通带来诸多方便,却渐渐出现了信任危机。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称:“其后,富者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始置益州交子务。”益州交子务,创立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次年官交子开始发行与流通。
(选自何平《成都“交子”产生的信任机制与“官方交子”发行的历史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在北宋四川成都民间开始出现了交子,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以交子发行为开端,中国货币形态从单一的金属货币发行流通时期,进入纸币与金属货币混合流通时期。后来出现官交子,其发行八十三年后,因不断超发而币值大跌,终被废弃而改为“钱引”。在交子之后,历代王朝都发行过纸币,如南宋发行的“钱引”和“会子”,金代的“交钞”,元代的“中统宝宝钞”和“至元宝钞”,明代的“大明宝钞”,清代的“大清宝钞”等,均因弥补财政亏空而不断大量超发,最终这些纸币丧失了信用。各个时代的思想家甚至官员也提出过一些货币理论,尤其在纸币产生后,对如何维持纸币的稳定进行过若干探讨和实践。如南宋的“称提之术”,即如何调控纸币的发行数量和回笼纸币,以保持纸币币值;元代的“以纸代钱”,即发行不兑现纸币的《至元宝钞通行条划》方案;清代对纸币与金属货币“虚实相权”理论的讨论等。但这些均未触及纸币发行的核心因素———国家信用。直到清代,政府和学界仍然没有完全了解和掌握纸币发行的规律,也难以控制纸币的发行与流通,因此主导货币仍是白银和铜钱为主的金属货币。
宋代到清代以金属货币为主,其自给自足的经济,并不需要大量的货币作为交易支撑,但因金属币材铜的产量不高,导致历代王朝的铸币量偏少,即便在商品经济水平不高条件下也难以满足货币需求。如唐代中后期,每年的铜币铸造额仅十万贯左右。北宋远超唐代,每年铜币铸造额达三百万贯左右,但因大量铜钱外流或被销铸,仍然出现钱荒的现象。唐宋到明代,不得不采用钱帛兼行、铸造铁钱、实行省陌、发行纸币等方式,来缓解钱荒。即使是元明两代用国家权力强制推行不兑换纸币,都无法取代以铜钱为主体的金属货币的地位。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活跃,从明代后期开始,随着美洲白银的流入,金属货币已基本可以满足社会商品流通的需求。这一历史过程可知,交子出现后,纸币在金融体系中始终没占据主导地位,纸币发行理论与纸币发行制度历经千年没有重大突破。
国家信用是纸币发行流通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宋代到清代屡次发行纸币,都未认识到纸币的根本价值是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之上,超发纸币只会不断透支国家信用。民国时期滥印法币引起严重通货膨胀,使国家信用崩溃。历经千年,国家信用都未在纸币发行领域真正建立和巩固起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的发行完全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之上,纸币的稳定以国家控制货币流通量和社会商品总价值相适应作为坚实保证,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选自谢元鲁《从历史看纸币与国家信用的关系》,有删改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赣州市2025届高三一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档大小:21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