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知识点总结 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时期)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_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等。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2.文章主题 本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从而寄托了作者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社会理想。 3.古今异义词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人)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艳而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四.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下船”丢弃。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②寻向所志(做的标记')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五.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六.一义多词(1)缘扶=沿着(2)要延=邀请(3)悉咸具皆=都 七.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问所从来,具答之(具,通“俱”,详尽) 八.课文中的成语及其解释 豁然开朗:形容有狭隘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朗。也形容由迷惑糊涂一下子变得通晓明白。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清幽、生活安逸的地方。 无人问津:原指没有问通往桃花源路的人了。现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怡然自乐: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落英缤纷: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黄发垂髫: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也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和一种安宁的生活环境。)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九.课文填空 (1)写渔人见到桃花林的美景句子:芳草鲜美,落英纷纷。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平静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描写桃花源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与苏轼《水调歌头》中发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疑问相类似的句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写桃花源自叙来此绝境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9)本文与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十.问题解答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出了了哪几件事? 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三件事: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2、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 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3、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以及辞去的经过。可以分两层:第一层(第2段):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第二层(第3段):写桃花源的社会风尚。(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 4、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美好作了铺垫。 5、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答: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答:渔人说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