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易错字形摭析.docx 立即下载
2025-03-22
约8.1千字
约18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易错字形摭析.docx

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易错字形摭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易错字形摭析
高考默写题对书写的要求特别高,出现错别字题空将直接判为零分。考生写错别字有诸多因素,其中理解偏差最为突出。
特别注意:括号内为错误字形
1.《劝学》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急)也,而闻者彰。
“疾”强调力度,如成语“疾言厉色”此处指声音没有变得更大,而非更快,用“疾”而不用“急”。
按:60篇仅此处用“疾”字。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至)千里。
“致”从“攵”,与手的动作相关。《说文》:“致,送诣也。”“送诣”即“送达”,联系语境,是“车马将人送到千里之外”,故用“致”。“至”为“到”,下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人自己走路到千里之外,所以用“至”。
(3)蟹六跪而二螯,虽蛇鳝(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鳝”从“鱼”,指“鳝鱼”,“蟮”从“虫”,指“蛐蟮”,即蚯蚓。蚯蚓较鳝鱼更为细长,螃蟹不可能住在蚯蚓洞里,只可能住在鳝鱼的洞穴里,故写作“鳝”。
又,“螯”与“蟹”皆从“虫”,“螯”不可写作“鳌”,“螯”为蟹钳,“鳌”为大鳖,成语有“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时代,进士中状元后,立在殿阶中浮雕巨鳌头上迎榜,因此称状元为“独占鳌头”。)
2.《师说》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耻)。
“齿”指“并列”,“不齿”即“不屑为伍”,意含轻视。“不耻”指“不以……为耻”,如成语“不耻下问”。此句意思为“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与之并列”,故用“不齿”。
3.《阿房宫赋》
(1)二川溶溶(融融),流入宫墙。
“溶”从“氵”,《说文》:“溶,水盛也。”“溶溶”形容盛大宽广,如“江水溶溶”“月色溶溶”;“融”从“鬲”(音lì,古代炊具),“虫”表声,指“炊气上升”,“融融”形容“和暖”,引申为“快乐”,如“春日融融”“其乐融融”。“川”指“河流”,故“二川”用“溶溶”。
(2)明星荧荧(莹、萤),开妆镜也。
“荧”从“火”,指光线微弱,“莹”从“玉”,指光洁透亮,形容星光,用“荧荧”。“萤”指萤火虫,无重叠形式。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粒)。
“砾”从“石”,指“碎石”;“粒”从“米”,指“米粒”。“金块珠砾”乃“金(如)块,珠(如)砾”之省略,形容“金”“珠”不受爱惜,黄金如土块,珍珠如碎石,故用“砾”。
(4)弃掷(置)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掷”从“扌”,意为“投”、“抛”;“置”从“罒”(即“网”),本义为“(从网中)释放”,含“不理会”之意,如成语“置之不理”“置之度外”。再如“沛公则置车骑”即“丢下车骑不管”,又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弃置”意为“贬谪偏远之地,不被朝廷关注”。
秦人虽将珍宝随意抛投,但还不至于完全不理会,故用“掷”而不用“置”。
(5)奈何取之尽锱(辎)铢,用之如泥沙?
“锱”“铢”是古代比较小的重量单位(秤砣有用铁制成,故从“钅”),代指“微小的事物”,成语有“锱铢必较”。“辎”从“车”,是一种大车,可用于运载军事物资,故有“辎重”一词。“取之尽锱铢”形容秦人搜刮之甚。故用“锱”,“铢”亦不可写作车字旁,汉语无此字。
(6)钉头磷磷,多于在庾(瘐)之粟粒。
“庾”从“广”(古音yǎn),象屋檐之形,与建筑相关,如“库”“庵”等。粟为小米,“庾”为粮仓。“瘐”从“疒”,与“疾病”相关,古汉语有“瘐死”一词,指“犯人因受刑、生病而死在监狱中”。
(7)管弦呕哑,多于市(世)人之言语。
“市人”指“集市之人”,“世人”指“世间之人”。集市上人多嘈杂,形容音乐繁复,故用“市人”不用“世人”。
4.《赤壁赋》
(1)于是饮酒乐甚,扣(叩)舷而歌之。
“扣”从“扌”,本义为“拉住”;“叩”之异体字“敂”从“攵”(象手执杖或鞭),本义为“敲击”。“扣”“叩”皆以“口”为声旁,在“牵住”“敲击”等义上,古汉语常二字通用。一般而言,“敲打”之义,多用“扣”,如“扣舷独啸”“扣而聆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此句“扣舷而歌之”亦用“扣”。
但表示“敲门”一般作“叩门”,如“拄杖无时夜叩门”“娘以指叩门扉曰”。大概是因为“叩”另有“询问”之义,如“叩问”,而“敲门”正带有“可否进门”的询问之意。且现代汉语“把门扣上”是“关门”的意思,所以“敲门”写作“叩门”,以示区别。另,《过秦论》:“叩关而攻秦”,“关”有门,也写作“叩关”。
5.《项脊轩志》
(1)冥(暝)然兀坐,万籁有声。
“冥”“暝”在“昏暗”一义上,古汉语有时通用。比较而言,“冥”多为形容词,如“高低冥迷”,形容词可重叠,如“薄暮冥冥”。“冥”由“昏暗”引申出“深远”义,如成语“冥思苦想”,又《梦游天姥吟留别》有“青冥浩荡不见底”(青冥:青苍悠远的样子,代指天空)。
“暝”从“日”,有时特指日落天黑,多作动词。如《孔雀东南飞》有“晻晻日欲暝”、《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易错字形摭析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