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速记清单】 辛亥革命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政府的自救改革 ①清末新政 背景1901年初,清政府面临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革命很快爆发②预备立宪 a.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b.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发起三次召开国会的请愿运动 c.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以失败告终,不少资产阶级立宪派人士转而支持革命。 ③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辛亥革命爆发。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组织(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 (2)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总理。思想(1)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2)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军事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2.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①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 ②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③结果: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2)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④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院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评价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4)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原因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以武力威胁并诱使革命党人展开议和。在重重压力下,孙中山被迫发表让位声明。结果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王朝结束。 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2)意义 ①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②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③社会:促使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藩篱。 ④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局限 ①表现: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②败因:民族工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不够成熟和强大,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广大民众和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 (1)袁世凯上台的标志: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2)复辟帝制的过程 ①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②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③1915年5月,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④1915年10月,“赞成”君主立宪 ⑤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 ⑥1916年3月,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2.护国战争 背景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②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③袁世凯称帝,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结果①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相继宣告独立 ②1916年3月,袁世凯等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出现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 派系代表人物控制区域依靠强国军阀混战直系冯国璋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英美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皖系段祺瑞皖、浙、闽、鲁、陕各省日本奉系张作霖东北三省日本2.“府院之争” (1)1917年,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府院之争” (2)1917年,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拥护清废帝溥仪复辟 3.护法运动 (1)原因:段祺瑞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