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立即下载
2025-04-06
约3.3千字
约6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速记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准备
(1)理论基础: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2)1949.9.21日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①确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施政纲领: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领导机构: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标志: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破旧: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立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对世界: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背景:
(1)国民党: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
(2)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措施概况意义剿匪
镇反
(军事)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巩固人民政权经济土地
改革(1)1950年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1)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全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2)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稳定
物价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1)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2)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抗美
援朝
(外交)(1)1950年10月,中国决定入朝作战
(2)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2)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3)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4)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背景:
国内:新生的人民政权需要巩固
国际:美苏冷战,美国对华采取封锁、孤立和威胁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
(1)“一边倒”: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2)“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建交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2)参加日内瓦会议
时间1954年4月主要议题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意义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这次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首次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②联合倡议: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4)参加亚非会议
时间地点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万隆特点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成果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影响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经济上:“一化三改”
背景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①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②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果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②“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2.政治上:民主法制建设
(1)颁布宪法: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3.思想上:毛泽东思想
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年)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探索主要内容意义中共八大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
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