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策略 导学案作为教师上课的“路线图”和激发学生思维的“脚手架”,在教学中已经广泛应用。在落实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为目标的当下,让传统导学案实现其华丽转身,在打造高效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大有可为。编制一份科学实用的导学案应注意哪些原则和策略,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现就在运用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与同仁们分享。 一、锚定课标,目标清晰 导学案既是教师“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怎样“教”的方案,也是帮助学生怎样“学”的方案。“依标靠本”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出发点。课程标准作为师生教与学的共同“目标”,也是整个教学过程应该“锚定”的基石。课本是依据课标编制的,因此教学中首先必须深入准确的解读课标,分清哪些是“了解”、“知道”的底水平要求;哪些是“理解”“认识”的高水平要求。以此确定教学重难点,并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在明确课标要求的同时,还要结合核心素养培养、教材内容、高考导向和学生基础综合研判,形成科学系统,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了解”、“知道”的底水平要求,大多对应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如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航海家、航线路径等。要放手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理解”“认识”的高水平要求,主要对应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影响。则需要通过典型史料,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进行合作探究才能真正“理解”“认识”。 二、分工明确,阶梯推进 对于课标中“了解”、“知道”类的底水平要求内容,即教材知识梳理部分。通过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清教材的逻辑关系即可达到教学要求。但要采取“问题导向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调动学生的思维。避免采取“填空式”,学生只是机械的查找关键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深度学习。把学生自主学习由整理“知识清单”转化成激发思维的“思维引擎”。对于“理解”“认识”类的高水平要求,则要通过教师的讲解点拨或者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来达成。基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要实现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认识”程度,就必须将历史问题放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因此教学中就要选择典型史料,营造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历史史料的阅读体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方能从中获得“理解”和“认识”。教学中要坚持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坚决交给学生,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的要指导到位。“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绝不可越俎代庖。 三、依标靠本选择史料 在导学案设计中,探究题中典型材料的选择是影响高阶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和高阶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借助史料,通过特定的问题设计,经过学生的思维体验,才能“理解”和“认识”的。教材中编辑专家已经通过“思考点”、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史料阅读和课后的探究与拓展等,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材料。教学中只要依据教学重难点选择即可,一般无需再“另起炉灶”。探究题的设计必须围绕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编写意图进行,不可盲目设计,偏离课标要求,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四、取舍有度简洁实用 不同于传统历史教学的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新教材内容丰富,以通史加专题形式呈现。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性思维和主动探究历史的空间,从而实现核心学科素养培养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内容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而应该依据课标要求,做出精准的取舍,化繁为简,为教与学“减负”增效。导学案设计中应强化举一反三和能力迁移。大胆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发挥的空间,鼓励探究与创新。导学案的结构要做到简洁实用。 根据华东师大教授崔允漷提出的教学的逻辑必要条件“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的教学过程要时间逻辑和问题解决路径相统一的原理。导学案的编制应主要突出“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总结”四部分即可。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