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教学备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经历了教学大纲(双基)——内容标准(三维目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三个发展阶段。当前课程标准成为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高考的命题的唯一依据和参照,而新课标的灵魂体现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而当下的历史教学和高考已经进入到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时代。在此背景下,高中历史老师在备课中务必确立以下几个观念。 一、确立正确的教师角色定位。传统的教学教师是绝对的主宰和权威,备课过程就是“强势导演”剧本编写的过程。而在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当下,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宰者、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实践和体验中达成学习目标,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新课标要求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进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历史规律,联系和运用历史知识掌握探究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使其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 在备课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重视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验状态、思维状态和认识能力等情况,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这一中心任务。 二、要树立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传统历史教学侧重于历史知识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历史教学的需要。在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中,“学科知识”仅是素养形成的内容和载体,是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和替换的。因此历史知识的教学已经不是历史教学的目标,新课改要求的是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的核心,其主要渠道和途径是“学科实践活动”;学科情境(生活情境、生产情境、自然情境、社会情境等)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场域和氛围;学科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实践与应用、逐步转化、构建自己的学科能力体系,再通过对具体的历史情境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过程,提升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逐步内化、升华为自己的“学科素养”。 三、要重视历史教学主题的提炼。历史课程标准总共设计了24个专题,构成了历史学科的主要框架。课标中通常用“了解”、“理解”、“认识”等词汇,确定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程度要求。教材是这些专题的具体化和细化。因此,备课中首先要参透课标与教材的意图,准确把握每一课的教学主题。每一节课的主题即这节课的“中心思想”和“灵魂”。有了这个主题才能以主题为引领,把教材中碎片化的历史拼接起来,整合和构建历史知识体系,解决教学内容“讲不完”的问题。围绕主题,让学生在感受历史动态发展中体验历史的变迁,认识历史规律,从而形成核心素养。 确立教学主题要基于课程标准并结合教材内容和时代主旋律进行。如在选必二的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课的备课中,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及问题。”教材内容以“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公共设施的完备”、“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呈现。结合课标和教材确立“近代城市化”为教学主题,围绕主题把教学内容设计为“城市化之因”、“城市化之优”、“城市化之忧”三个小主题。通过把主题转化为问题,引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从问题探究中深化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促进其素养的提升。 四、要以教材为依托,问题为导向,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备课“备问题”就是要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通过思维体验形成学科素养。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材料,教材正文、历史纵横、史料阅读等,都是经专家精心选取的,用于通过教学达成核心素养落地的典型材料。教材中的“学思之窗”、“思考点”和课后的“学习探究”、“学习拓展”等,则是专家们为实现素养目标,已经设计好的问题情境。因此,备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除了利用教材中已经设计好的问题情境外,备课中还应把教材当“史料情境”设计问题,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段教材或材料自己设计“问题”。有了问题才能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思维活动,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体验。 五、注意创设历史材料情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可迁移品质。备课时要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选择与之相关的典型史料,创设情境,设置探究问题让学生在陌生的、复杂的甚至是不确定的情境下,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及价值观去解决问题。传统历史教学强调孤立的确定性的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注重标准解题过程和正确答案。新高考以学科素养为依据,强调通过创设整合性的、情境化的、复杂结构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