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立即下载
2025-04-14
约7.1千字
约13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究
红色文化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习近平指出:“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保障红色文化育人效果的整体性、持续性和衔接性,要解决学段间衔接不畅、彼此孤立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此,必须全面分析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等红色基因契合思政课的价值导向要求,同时一体化推进红色文化融入不同学段的思政课体系中,有利于落实红色文化育人的系统性与连续性要求、提升其层次性与精准性的效果。
(一)红色文化资源契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导向
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目标的大中小学思政课,需要在培育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体量丰富、类型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价值观。红色文化资源是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文物等的背后,蕴含着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勇于斗争、自强不息、人民至上等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通过增进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进而培育和提升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和认可度,最终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性、持续性过程,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同样体现于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中。按照一体化原则,对融入思政课的红色文化进行整体统筹和系统设计,保持整体总目标与分段子目标之间的协调有序,有助于实现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二)有利于落实红色文化育人的连续性与系统性要求
红色文化育人贯穿思政课不同学段,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现连续性和系统性要求。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符合与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环扣一环、分层渐进的一体化科学体系,每个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各具特色,体现出层次性,又应一脉相承,体现连贯性。”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利于熔铸连贯的红色文化育人链条。另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能够从课程标准、教材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式、平台机制等多维度,推动红色文化教育要素的整合而形成育人合力。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思政课堂和社会课堂的互动、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互补等一体化“大思政”育人格局中,系统构筑红色文化育人格局。
(三)有利于提升红色文化育人的层次性与精准性效果
不同学段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差异,形成了对红色文化的差异化需求格局。因此,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要重视小学阶段认知的具体形象性、中学阶段认知的感性直观性、大学阶段认知的抽象逻辑性”。在思政课育人目标与任务上,大中小学不同学段间各有侧重和重心,彼此间存在层次性和差异性,在思政课育人目标与任务上,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中学阶段重在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大学阶段则重在增强学生使命担当。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层次性正好与之契合,能够提供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需求的红色文化资源。例如,在小学阶段可利用物质形态的红色文物、文化遗址等,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增强学生的道德和情感认同;在中学阶段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任务和事件,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和政治认同;在大学阶段可以通过文献阅读和理论阐释,增进学生的理论和价值认同。通过增进学段之间的联系,提升学段间的衔接,铸牢低学段的基础,强化高学段的承接与提高功能,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螺旋上升地构筑红色文化育人体系。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实践推进中面临着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的问题与挑战,集中体现在红色文化教育纵向贯通不畅、横向联动乏力、内容简单机械重复、教学方式单一化与同质化等方面。
(一)红色文化教育纵向贯通不畅
红色文化是思政课重要教学资源,红色文化教育贯穿大中小学各个学段,贯通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红色文化教育的连贯性、衔接性是保持其育人成效持续性、累积性的前置性条件。但是,大中小学之间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着学段脱节、彼此独立、相互隔膜等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顶层设计缺位的问题。体现在协调机制不畅方面,高校与中小学分属不同层级的教学主管部门,多主体多层级主管部门之间协调环节、程序和手续复杂、烦琐,合作成本较高。在开展红色文化教学教研活动中,如教学竞赛、集体备课、教学研究、学术研讨,同一学段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常态,跨学段交流学习缺乏合作机制与基础。在红色文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大中小学学段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究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