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周缶工《紫苏荏苒》阅读答案 紫苏荏苒 周缶工 ①古时,荏苒是紫苏的别称,用其生长荣枯来喻指时光流逝。“紫苏”和“荏苒”二词重叠一起,好像颇为费解。但细想紫苏系草本植物,夏日生长茂盛时在阳光直射下叶片会收缩,荏苒亦可形容草叶柔弱的样子,如此运用似又恰如其分。 ②说不清紫苏算家养还是野生。说是家养,它根本不要种植,无须留种;一到春天,田塍上,屋檐下,菜地里,刺蓬旁,或成片或单株,似乎无处不在。若说是纯然野生,人们看见又总会主动为其除草施肥,甚至移植到菜园里。不过,身份不明朗并不影响其地位,物尽其用,紫苏早已成为民间不可或缺的天然香料。 ③和一般草本不同,紫苏的枝茎呈四棱形,方方正正,显示着自有追求的个性。紫苏开出的塔状花,是更明艳的紫色,乍看有点像薰衣草。紫苏和薰衣草,皆是落入凡间的仙草,散发着自成一派的气息,它们的香味,都只能用自己本身的名字来形容,被称为紫苏味和薰衣草香。 ④紫苏和野花野草生长在一起,却有着高洁的心性,乡下不论大人小孩,远远就能将其辨认出来。它总能高出一头,有着不一样的颜色和芬芳。紫苏有紫色和绿色两种,我更喜欢紫色的品种,因为名副其实。主秆、分枝、叶片同样颜色,分外显眼,其他野草无从混淆。尤其单株成长的,一袭紫袍在风中抖擞,有点遗世独立的感觉。紫苏静静生在那儿,不占太多地方,也不招蜂引蝶;将其边缘如锯齿的叶片摘下,揉搓或切碎,就会发出让人着迷的香味,直沁脾肺。这特质,像得体本分又热情大方的邻家女子。 ⑤紫苏是地道的中国本土物种,栽种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记载,吴客向楚太子描述所谓“鲜鲤之鲙,秋黄之苏”,系饮食之美的极致。鲙是鱼片,苏即紫苏,意为将秋天的紫苏叶搭配生切鲤鱼片食用。后来此法传到日本,形成了系统的鱼生刺身文化。古代还以紫苏叶为原料制作紫苏茶,唤作“紫苏熟水”。“熟水”之名始见于宋朝,南宋末年建州人陈元靓《事林广记》中曾记:“仁宗敕翰林定熟水,以紫苏为上,沉香次之,麦门冬又次之。” ⑥紫苏是上佳的作料,做鱼时无论蒸煮,都能藉以提味去腥。仿佛将紫苏放入,就发生了化学变化,能将鱼之鲜美发挥到极致。两者可谓天作之合——没有鱼,紫苏发挥不了功效;缺少紫苏,鱼的味道也会相逊很远。在故乡,若吃鱼不放紫苏,会被嘲笑浪费食材,不懂烹饪。在乡人心目中,紫苏和鱼“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形成绝配。后来见到日式料理,用紫苏叶制作天妇罗,或者包裹刺身,觉得此种食法虽源自中国古代,却并未能发挥紫苏的妙处,有点暴殄天物。 ⑦小时候家里煮鱼,父亲烧火,母亲掌勺,鱼下锅在汤里翻滚,此时若还没备好紫苏,母亲就会在灶头扯开嗓子喊:周缶工,去寻紫苏来!我三步两步跑到地头,不一会儿即摘来,洗净放上砧板。母亲用菜刀三五下切碎,投入锅中,一股鲜香味马上氤氲开来。无须久煮,紫苏放入后即刻将鱼起锅,香味更加浓郁。周遭邻居都会知道当天家里吃鱼,那餐饭也绝对会多添一碗,因为“鱼,更因为紫苏。 ⑧除了被用作香料,紫苏还会被小孩做成旁的吃食。新鲜紫苏叶洗净后放入碗中揉碎,加适量食盐轻拌,放置一会儿,可以作为零嘴。当年小伙伴们自己动手,变着法子找吃的东西,盐拌紫苏虽不扛饿,没什么营养,但味道可口,足以解馋。食用后满口异香,牙齿上留下紫苏碎片,过很久还有那别致的气息。但也不可多吃,否则须喝很多水解渴。老家一带有素食菜,叫紫苏梅子姜,用紫苏叶、杨梅果和姜丝混合制成,取紫苏的醇香、杨梅的酸甜、姜的辛辣,味道彼此和而不同,清新脆爽,食之开胃消食,口舌生津。这吃食在过去不可多得,虽则紫苏和姜到处都有,但小孩子找不到杨梅,也不懂制作。 ⑨种在园中的紫苏枝干发达,叶片硕大,格外茂盛,像一棵小树。夏日时节,菜园里生机勃勃,一派绿意盎然,紫苏在风中摇曳着紫色的枝叶,簌簌作响,阳光投其影于地,移步换景之间,真有光阴悄逝的感觉。当年,幼小的我在园中流连,当然不知“时光荏苒”这个说法,更不会想到许多年后,自己会写下这篇关于紫苏的文章。 ⑩原本以为紫苏只有鲜叶才气味馥郁,能被用作香料。没想到,母亲将老家园中吃不完的紫苏叶摘下,晒干水分保存,冬日用来煮鱼也味道绝佳。那香味好像多了一丝隐忍、一种矜持,能品尝出老成圆熟的分寸感。 ⑪紫苏还是一味好药材,清代《本草崇原》中描述紫苏:“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经冬枯萎的紫苏枝丫,挂在墙上风干,母亲拿来熬汁,治好了困扰我许久的伤寒咳嗽。老家人又说,用老紫苏茎叶煮水洗澡,能够祛风止痒。最后剩下的紫苏枝干,放入灶中当柴火,焚烧起来也有不一样的清芬。 ⑫到处生长随遇而安,自带芳香不求闻达。从古籍中走出的香草,平常又与众不同。紫苏,我愿谓之园中处士[注]。 【注】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