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4-18
约1.5万字
约13页
0
4.1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东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山东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级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学情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
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中国有一条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几乎家喻户晓,但人们往往只知道
这个结论,却对其来龙去脉、最新研究进展及幕后的故事等知之甚少。
②我曾经做过一番调查,不仅知道了谁最先提出这个判断,并在当事人的孙子和
重孙的陪同下访问过当事人的故居,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里,查看了大量的藏书。
1903年,张相文在《蒙学中国地理教科书》中,首次提到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为秦岭
——淮河,但并没有获得普遍的认同。
③竺可桢先生1958年在《中国的亚热带》中,以日均温≥10℃的积温为主要指标,
第一次科学地划分了中国的温度带,将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划在秦岭——淮河一带。
从此,秦岭——淮河成为公认的中国南北分界线。竺先生的文章划定亚热带的北界,
实际上也就是划分了中国的亚热带与暖温带,但文章中并未提出给中国南北方划界的
问题。这确实给我带来些困惑:中国亚热带的北界,与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是一回事吗?
划分了中国的亚热带与暖温带是不是就划出了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中国的南北分界线
是不是等同于中国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界线,或者说暖温带就是北方、亚热带就是
南方吗?
④其实,我国的南北分界线的问题,不是一个单独的科学问题,也不是科学研究
所能解决的。它与亚热带的北界也没有关系,与划分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界线也不是一
个问题。亚热带的北界,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划界这是地理科学问题。但是南北分界线
既是一个地理问题,更是一个跟空间和方位有关的历史文化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
⑤借用一下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说法,空间是由方位、距离等要素建构的。这
些要素是人在操劳中构建起来的,而不是由工具测量出来的。海德格尔为了说明它的
空间观,推出了一个“用具”的概念。他说人最先熟识的是身边的用具,在操劳中使
用用具,由一个用具牵连出又一个用具。比如你盖房时修屋顶,需要木板,先要用车
去拉木头,然后把木头锯成木板,此时需要用到锯,锯好木板后,需要把它钉在屋顶,
这时需要钉子,由钉子联想到需要锤子……屋顶铺好后,需要油漆,需要刷子,刷子
需要骑马去市场购买等。就这样由于操劳不断地使用一个个用具,它们构成一个链条,
这个链条组成一个不断扩展的由因缘关系构成的整体。于是一个环绕你的你能确定方
位和距离、由各种用具和你熟悉的事物建立的“场所”就确立起来了。“场所”确定,
世界就建立起来了,你就在“世界之中”存在了。也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中“逗留”“居
住”“操劳”,你开始“照料”“熟稔”环绕你的各种前来照面的事物、各种用具。
1

⑥说到这里,我觉得“场所”这个词,虽然准确,但还是碍于理解。我想用一个
词来替换它——“家园”,这样,一切都豁然开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诗一下子就涌现出来。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家园的氛围。显然陶渊明是以他
和他的家为参考点,获得了东篱和南山的方位的。其实东篱和南山也不仅仅是方位,
它们还是物和地方。“场所”可以换成“家园”,又由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群居
的动物,要组成部落、组成国家。这样“场所”就由“家园”演变成了“部落”“国
家”,一个国家的南北分界线就变成了“一个国家在国民心中的意向地图是怎样的”
的问题。当你在类似家园的场所操劳、寻视,在其中逗留、亲熟用具时,你才会觉得
它最“切近”于你。一个国家虽然划了一些南北东西的界线,但是假如其国民在意识
中并未建构其原点、东西南北等方位与区域的意向,并未在其中逗留、寻视……并未
与其亲熟,那么这些人还不能称其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国家的意向地图了。
⑦虽然中国很大,民族众多,但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大一统的意识。这种意识从
大禹的时代就开始了,《左传》有言:“芒芒禹迹,画为九州”,那时中国人已经有
了“天下”的概念。这在世界上其他文明中是很罕见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地理环
境。胡焕庸线把中国分成西北、东南两大部分,西北地域广大、干旱寒冷、人烟稀少,
东南温暖湿润、沃野万里。因此中国的东部季风区对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这样的
周边地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于是一个既是自然地理的、也是历史文化的中心地带就
形成了。这个中心地带就是秦岭——淮河一线。中国历朝历代的首都沿着这一地带从
西部的咸阳、洛阳逐步地向着东部开封、南京迁移就可以佐证(明清定都北京涉及京
杭大运河航运的发展等复杂问题,另当别论)。伴随于此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山东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

文档大小:4.1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