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南省周口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和行动方案。从“美育浸润行动”到“校园文化建设”,各项举措将美育理念深深嵌入教育体制与实践。美育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成为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支撑。 多元之美彰显中华民族共同特征。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形式多样且独特的文化之美。丰富的文化瑰宝,不仅展现了各族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更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从艺术作品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自然风光到社会生活的细节,这些文化形式交相辉映,生动勾勒出中华文明的多元与统一。 美的多元首先展现在丰富的文化形式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基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物产资源,伴随着传统技艺、民俗习惯、神话传说等活动的代代相传,逐渐创造了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使得经验智慧与审美理念得以生生不息。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些文化形式在长期的交往与融合中不断丰富。这种既多样又统一的文化形态,正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 美育实施需把握文化共性与特色。中国关于美育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有之。中国哲学着重探讨人生的意义和道德修养,古代尤为强调通过礼乐等审美活动陶冶人的品性,这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美育理念相契合,即通过艺术教育提升人的人格、修养和情感。纵观中国美育的历史,古今中国的美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联社会多个领域的“美的教育”,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它推动人们在日常生活、文化传承及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美的认知,形成了对和谐、创新与共融的认同,增强着民族文化自信与社会凝聚力。 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精准把握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的共性与特色,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还能深化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理解。在形态展现层面,各类艺术形式存在各具特色的地域性,直观传递着各地方人民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在神的内涵层面,各艺术形式均渗透着追求和谐之美的精神内核。这些艺术形式背后都蕴含着中华文化和谐与平衡的理念,体现了文化中的共性特征。中华文化的共性,尤其是对和谐、均衡与统一的追求,构成了美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引。 美育以审美赏析与实践感知相结合的独特方式,将多元艺术形式的地域特色与深厚内涵有机融合,既引导学生领悟文化交融与包容的魅力,又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中华文化“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哲学思想,进而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审美素养。 (摘编自马誉珂《让美育浸润文化认同》) 材料二: 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根,是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层次的内涵和极为广泛的外延。其中,以美育的力量来影响人、教育人,是我国振兴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环节,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将以下几个部分作为着力点。 美育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的表象中挖掘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哲学思想,奠定文化自信的强大根基和底气。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它不但在华夏沃土上大放光彩,而且在汉代开辟丝绸之路后,就持续影响着西方世界的文明。在历史上,我国的哲学思想与美育理念一直交相并重。儒家思想结合音乐、诗歌、舞蹈等,奠定了中国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美学理念中又蕴含着“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在艺术美中熠熠生辉。中国特色的美育要在发现美、传播美的过程中,继续用如椽大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传承与发扬下去。 美育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经典,歌颂民族气节,牢记历史使命。“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线。孕育和成长于战斗岁月中的革命文化和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发展的深厚土壤,是中国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红色基因。革命文化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及改革开放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大量以红色革命题材为主题的艺术创作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精神,歌曲《黄河大合唱》、国画《八女投江》等大量红色题材作品已经成为代代传颂的经典,这些革命题材作品就是根植于革命文化的艺术实践。民族精神薪火相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但要传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更要在美育中不忘初心,继续用美育的方式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成为锻造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美育要与时俱进,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美育要引导人们在艺术创作中生产更多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作品。通过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