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鼎盛的标志,最典型地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首先,中华文明是一种从一开始就是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创造力量的民族。众所周知,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先民却认为火是自己当中的一员——燧人氏发明的。这典型地反映出中华文化与古代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把希望寄托于天上的神灵,中华先民却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信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唐代诗人始终将目光对准人间,唐诗不像古希腊诗歌那样将颂扬神灵当作最重要的主题。 从江南春雨到塞北秋风,唐代诗人描写的风光都是自然存在的人间山水,而不是虚构的天堂乐土;从民间疾苦到文士不遇,唐代诗人描写的生活背后都是真实的社会现象,而不是幻想的神话故事。王维、孟浩然等人在风光秀美的山水田园中潇洒徜徉,高适、岑参等人在风沙弥漫的塞外大漠中驰骋豪纵,李白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低吟“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劳”……他们的诗作都是对人生百态的生动描绘,都是对内心真实情感的淋漓抒发。 其次,中华先民以独特的方式来感受人生、领悟人生真谛。且以春秋战国时代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家孔子、庄子为例。孔子为了实现政治理想,栖栖惶惶,席不暇暖,这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使他对生命感到充实、自信,在对真与善的追求中升华进入诗的境界。庄子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他希冀超越现实环境的绝对自由,但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而鄙薄物质享受这一点上则与儒家殊途同归。儒、道两家相反相成,他们对人生的诗意把握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独特的诗歌纲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在唐代诗人的眼中,生活中的任何场景、任何情感,都是洋溢着诗意的真实存在。毫不夸张地说,现代中国人在需要抒发情感的任何场景中,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唐诗名篇来吟诵。 当你发现良辰美景转瞬即逝,想要及时游赏时,可读韩愈的《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当你偶然来到山清水秀之地游览休憩时,可读王维的《青溪》与韩愈的《山石》;当你移居择得佳邻、满心欣喜时,可读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当你在暮色渐浓的黄昏心有所感时,可读韩愈的《秋怀诗》;当你思念远方的友人时,可读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与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 如此生动地反映人们内心喜怒哀乐的长篇短什,如此深切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一代诗歌,称唐诗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不亦宜乎! 可以说,当人们想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时,唐诗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窗口。 而世界上其他民族通过阅读唐诗来理解中华民族,也可获得格外真切鲜明的印象,且可领会其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如果把唐诗比作一位绝代美女,她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明眸皓齿及翠羽明珰,还有眉尖颦笑及心底波澜。所以,在唐诗萌发之时,东亚邻国的人士就开始认真阅读唐诗,并学习写唐诗。日本的遣唐使晁衡,与李白、王维皆结下深厚的友谊;新罗来唐留学的崔致远,在唐时所写的诗歌甚至被后人编进《全唐诗》。此外,白居易对日本古典诗歌、杜甫对朝鲜半岛古典诗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果要向世界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唐诗绝对是一张最合适、最精美的文化名片。 (摘编自《唐诗:璀璨华章成就“诗的国度”》) 材料二: 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他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 盛唐诗人王湾有一首《次北固山下》,当时的宰相张说称赞不已,将颈联抄在官署的墙上,作为诗歌的楷模。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以及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 再看以下这些盛唐诗人的歌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 盛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