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全国-2018_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随堂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有: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已知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那么,收集氢气的方法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2.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中,合理的是()ABCD3.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最合理的装置是(),A),B),C),D)4.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A),B),C),D)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1)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②___。(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下同)。(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6.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但小组的另外三位同学对此装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A同学: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B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需要太多的稀盐酸,浪费很大;C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应在漏斗下端套上一支小试管(如图乙)。A同学说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C同学改进的装置能解决A、B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吗?____(填“能”或“不能”)。参考答案1.C2.D【解析】A图中,导管被液封,气体无法从导管中出来;B、C图中,漏斗、长颈漏斗伸入太短,气体可能都在液面上,导致无法收集到气体。3.D【解析】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排除A、B,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用C收集,可用水吸收;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水吸收多余的氨气,为增大吸收面积,防止倒吸,选用D装置吸收。4.C【解析】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5.(1)①酒精灯②集气瓶(2)CaCO3+2HCl===CaCl2+H2O+CO2↑B(3)AD或E【解析】(1)①是酒精灯,可以用作加热的仪器;②是集气瓶,主要用来收集气体;(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用B装置;(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属于“固固加热型”,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甲烷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可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所以选择收集装置为D或E。6.生成的二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去了能【解析】甲装置用了普通漏斗,会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漏斗处跑出,从而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要想不漏气就要将漏斗插入液面以下,这样无形之中会浪费大量的盐酸。乙装置作了改进之后,利用小试管来实现液封并可节约大量的药品,可以有效解决两位同学的问题。

康佳****文库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