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示儿》和《题临安邸》组诗教学设计作者简介张颖,一级教师,现任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从教以来,多次在优质课、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比赛中获市区级奖励。因工作突出,分别于2018年获海港区嘉奖;2021年获海港区立功嘉奖。始终坚持教育的本质——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壹教学背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第四单元单元任务群的依托下,本节课通过对《示儿》和《题临安邸》组读教学,进行参照阅读,再加上适时、适度地补充资料,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感受爱国情怀。贰教学目标1、合作学习,能够正确理解两首诗地大概意思。2.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意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3.在两首古诗的参照阅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诚挚的爱国情怀。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意味,正确理解两首诗的意思与情感。教学难点:在两首古诗的参照阅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诚挚的爱国情怀。肆教学过程一、构划学习任务群,创设任务情境1.明确单元学习任务群,对应本课子任务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年级即将组织“我的中国心”爱国人物故事展播会,我们即将学习的第四单元将为我们提供助力(展示学习任务群),老师对课文材料进行了重组整合,我们将通过学习完成对应任务,这节课,我们将走近诗词《示儿》《题临安邸》,聆听诗人的心声。二、检查预习通读释题请学生结合注释思考诗题中透露了什么信息。明确:《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是作者临终前写的,也就是一封遗书。《题临安邸》题:写;临安:南宋都城;邸:旅店。写在临安的旅店上的诗,是一首题壁诗。他是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首诗。师:请同学们带着理解再齐读诗题。三、朗读古诗发现共性过渡:叶嘉莹先生曾说过声音中有诗歌一半的生命。接下来就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诗歌。谁来尝试读?(一)指名朗读。(二)比较感知,发现共性。1.读着读着,有没有发现两首诗存在一些相同之处?(诗人朝代、时代背景相同)2.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课前同学们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预设: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北宋定都河南开封(汴州),南宋定都临安(杭州)。1127年靖康之耻,金国对北宋虎视眈眈,后来皇帝逃到临安,就是杭州,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师:两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两首诗,体会一下诗人想要传达的心声。四、初识“悲”,不见大同(一)读懂“遗言”,知悉诗意都说《示儿》明白如话,那么陆游临终前,他对孩子们说了什么?(生解释诗意,读懂陆游的自白与临终的叮嘱。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指导“元”“但——只是”的意思。)预设: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在举行家祭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二)寻找诗眼,感知诗情1.在遗言中,陆游用一个字写尽了自己此刻的心情,是什么?预设:悲。2.心愿未成,所以伤悲。再读读这首诗,找一找,陆游的什么心愿未达成,让他临终前如此之悲?预设:九州没有统一。(三)结合资料,感知“悲痛”1.人生即将走向走点,有这么多遗憾与割舍不下的事情,为什么陆游只悲“不见九州同”呢?九州究竟怎么了?2.看来,想要读懂诗人的情感,我们需要资料的帮助。阅读资料,同桌交流:为什么“不见九州同”让陆游如此之“悲”?资料一靖康之耻这段历史又被称为靖康之难,但是更多人称它为靖康之耻。师:这就是当时北宋和南宋的地图。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资料二两宋版图对比学生谈发现。预设:国土被金国侵占大半,汴州沦陷资料三清明上河图汴京的安定繁华和汴京被攻陷后的悲惨对比。师: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三年级时所学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王朝的兴盛和一座都城的繁华。大家看——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气象啊!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两个皇帝沦为金人阶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播放金军攻打汴州的视频)师: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遗民尽泪。师:同学们请看上面这幅图片,你观察到了什么?预设:1.人们衣不蔽体,骨瘦如柴。2.图片上有很多尸体。3.看到有孩子抱着大人哭。师:如果这幅图片能发出声音,我们有会听到什么?预设:婴孩的啼哭;老人的呻吟;百姓的哀嚎求救。总结:哀鸿遍野,百姓们流离失所。国将不国,何以为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