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修辞手法总结及练习一、比喻1.概念: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把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和喻词(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2.比喻的四大种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搭配。典型形式:甲像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为”“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甲是乙。(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无喻词。(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比方一个本体。3.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答题模版:比喻:把……比成……,本体……,喻体……,生动形象地写下了+目标+特性,表现了(谁,什么样的)(什么)情感(写景、咏物文)。二、比拟1.概念: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2.种类:①拟人。②拟物。3.作用: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所表达的事物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4.答题模板:拟人:把……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拟人必须要模拟的人动作、神态、语言等。)三、排比1.概念: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情感。2.种类:①成分排比。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②单句排比。③复句排比。3.作用: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条分缕析,叙事透辟;③节奏鲜明,便于抒情。4.答题模板: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效果:加强语言的气势,丰富内容,句式整齐,突出情感,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强调了……。四、借代1.概念: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借代,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同时,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2.种类:①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②用具体代抽象。③用特称代通称。④用形象代本体。⑤用部分代整体。⑥用结果代事件本身。⑦用材料代本体。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五、夸张1.概念: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手法。2.种类:①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等的夸张形式。②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等的夸张形式。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3.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起联想,以创造意境;强化作者的某种感情。4.答题模板: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夸大和缩小,烘托××气氛,突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增加了表现力。六、反复1.概念: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的修辞手法。2.种类:①连续反复。②间隔反复。3.作用:①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②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韵律美。4.答题模板:反复:连用几个……,强调了……(某种情感或者意思)。(反复强调的是被重复的词语本身;排比强调的是句式,而不是被重复的词语。)七、对偶1.概念: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近或相对意思的修辞手法。2.种类:形式上:①单句对偶,用一句对一句。②偶句对偶,用两句对两句。内容上:①正对,上下句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相近的或互补的。②反对,上下句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3.作用: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③凝练概括,抒情酣畅。4.答题模板:对偶:字数相等;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词性相对,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八、反问1.概念: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是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①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②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3.作用:①加强语气,增强句子的气势和说服力;②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情感,加深读者印象。4.答题模板:反问:①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②引起读者反思。九、设问1.概念: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①自问自答。②问而不答。3.作用:①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4.答题模板:设问:自问自答①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②用在段落开头或结尾,还有承上启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