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这样做--以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为例.docx 立即下载
2024-01-05
约2.5千字
约8页
0
2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这样做--以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为例.docx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这样做--以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为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这样做--以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三年级教材编排的四个特点学段升高,要求提高。作为中段的起始年级,三年级的教材编排也发生了相对应的变化,其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1.增导语,明要素。单元导语页,成为了把握“双线结构”的有力抓手,改变了低段凭借课后习题确定的方式。单元导语页,在“人文主题”营造氛围、烘托气氛的同时,更突出和明确语文要素,奠定本单元学习基调,形成整体认识。2.精略读,各有责。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有:学习略读粗文章大意。精读和略读有何不同?除了编排体例、教学要求等显性上的不同,最重要的是教学目的上的不同。精读学习阅读方法,略读运用方法自主阅读。这也折射出略读课的定位:让略读成为学生日常阅读的一种方式。3.小平台,大方向。作为一个总结、实践与积累平台,语文园地的变化,实际上也预示着中段教学的教学重点的变化:从“字词句”到“词句段”,从常规栏目到新增“交流平台”,这为中段教学提供了大的努力方向。以“交流平台”为例,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重点、方法的梳理、总结和提炼,贯穿整个单元,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整体意识、重组意识(灵活组合教学)和主体意识(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机会)。4.强整合,突重点。中高学段尤为突出“双线结构”的工具性,各板块各司其职,环环相扣,共同指向语文要素的学习。单元导语提出的语文要素作为引领,课文从不同角度落实语文要素,渗透方法与运用,“交流平台”进一步梳理、总结与提炼方法,习作等板块再次回归到方法的实践运用。三上语文要素及其前后关系采用表格方式进行梳理与展示。(下图)落实单元要素的教学方法或策略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本单元语文要素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单元导语部分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本上关于秋天的描述。通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和读出感情”多轮朗读,渲染课堂气氛;随后是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导读页面的插画,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感觉到是秋天,给你什么感受?接着关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让学生做好圈画标注,做好课堂笔记,揭示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最后是温故知新。带着学生回顾我们以前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点到即止,留下一句“我们将会学习到更多!”带这样的悬念,开启第一首古诗的学习。第4课《古诗三首》开篇做一个整体感知,找到三首古诗的共同点,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有:一是通过找秋天的景物来感知秋天;二是提示学生观察插图或关键字眼来突破。实质上这两者都是在学习“运用多种方式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借助注释理解词语”是古诗教学的特点。除此之外,渗透其余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以《山行》为例,孩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感知“荷尽已无擎雨盖”的秋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解“远”“斜”等词语意思。实录如下:师:这座寒山很远吗?什么说是“远上寒山”呢?生:有点远。感觉也不是很远。(从回答情况来说,学生可能没有理解我的意思。也是我没有把问题说清楚。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师:大家都爬过山吧?有时候,我们看上去感觉山顶也没很远,距离还挺近的,为什么我们爬上去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呢?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生:(思考后,陆续有学生回答)这座山有点高。诗人坐车去的,马车有点慢。因为这条路很绕。师:(我马上抓住了“绕路”)什么是绕路?说明这条路……生:弯弯曲曲的!很曲折!师:没错!因为这条路弯弯曲曲的,所以我们要——生:远上寒山石径斜。师:石径斜。这个“斜”字,有点意思。伸出你们的手,什么叫做“斜”?(生做出“斜手”的动作,体会“平”和“斜”的区别)想一想,这个“斜”想说明这个寒山还有什么特点?生:陡峭!很高!师:没错,又高又陡峭。古诗中还有一句诗,也说明了这座寒山很高!看谁最快能找出来?生:白云生处有人家!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聚焦“明朗”“凌乱”两个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如:“明朗”可以通过前文的“放晴”,后文的“亮晶晶”“一角蓝天”等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如:“凌乱”可以“乱”的意思或落叶飘落的生活实际来理解)。第6课《秋天的雨》主要聚焦要求背诵的第二自然段。一边通过出示对应图片、挖空背诵、连线习题等方式,强化颜色与事物的对应关系,,一边利用“近义词”“已有经验”等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略读课文。要求一边朗读与想象,了解秋天的声音。通过小组合作,分享对陌生词语(辽阔、歌韵、掠过等词语)的理解。语文园地二一是整合“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成思维导图;接着分组讨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憧憬”和“忐忑不安”;最后是教师小结,补充其余方法。二是整合“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和“日积月累”。先让学生自由分享春夏冬季的词语,随后重点关注描写秋季的词语,接着对“日积月累”九个描写秋天的词语继续分类:天气、植物和丰收,拓展学生思维。三是关注使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这样做--以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文档大小:2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