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知识点一、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1.曹胜袁败原因:(1)袁绍:骄傲轻敌;拒绝正确意见。(2)曹操:重用人才;战术得当(火烧乌巢屯粮处);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行屯田,增强经济实力。(理解性记忆)2.意义: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二、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1.战争起因:曹操想要统一南北。2.曹操失败原因:根本原因:统一时机不成熟。(1)曹操:骄傲轻敌;曹军水土不服,不习水战;军心涣散;东风南起。(2)孙刘联军:联合抗曹,诸周协力,战术正确。3.影响:曹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北方统一。刘占两湖、川贵。孙在长江中下游。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三国鼎立三国时期:开始于220年,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是222年-三国鼎立史实结合P76地图记忆。-三国都注意发展经济,主要目的是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保护自己或进攻别国)三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是曹魏。-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是台湾与内地联系的最早记录。)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也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的建立1.建立者:司马炎(晋武帝)2.建立时间:266年3.都城:洛阳4.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263年,魏灭)、魏、吴(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5.灭亡时间:316年(匈奴人灭西晋)6.西晋灭亡(短命)的原因:①西晋统治集团昏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②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③西晋统治者暴政激起内迁各族人民反抗。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是在西晋后期。二、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结合课本P80页地图)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2.内迁的各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简称“五胡”)。3.前秦统一北方:(1)概况:4世纪后期;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进行改革。迅速强大,统一黄河流域。(2)影响: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也有所缓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东晋的兴亡(南方)1.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今南京)。2.灭亡时间:420年3.东晋政治表现: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堂兄王敦,形成“王与马,共天下”。4.东晋未统一全国原因: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北伐缺少后援。二、南朝的统治1.南朝:420——589年期间,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城都在建康,历史上统称这些为“南朝”。2.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3.梁武帝萧衍时,政治腐败,允许部下对地方烧杀抢掠,对经济破坏严重,使得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三、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以前,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江南落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1.原因:①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最主要的原因)②江南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④南北人民共同开发。⑤统治者重视。2.表现:①农业:修水利垦荒地;水稻为主施緑肥,小麦农耕和粪肥,也在江南推广。技术上:水稻由直播变成育秧移植;麦稻兼作;双季稻出现。②手工业、商业大发展,南朝时,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3.影响: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经济文化带有民族色彩,承上启下,为隋唐繁荣奠基。)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淝水之战:383年,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1.苻坚失败原因:①民族融合不充分,民族矛盾严重,各族士兵不愿为前秦卖命。(最主要原因);②苻坚轻敌;③内部不团结;④指挥不当;⑤战火烧到南方,不得人心;⑥统一时机不成熟(根本原因);⑦东晋团结一心保家卫国,指挥有方。2.影响:(1)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2)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投鞭于江、足断其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治移风易俗)1.北方的统一:(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统一过北方的政权:曹魏;西晋;前秦;北魏。(2)北魏统一北方:①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崛起,建立北魏。②统一: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局面。2.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目的:顺应统一和民族融合趋势,巩固北魏统治(根本目的)。3.孝文帝汉化改革内容:①494年,迁都洛阳。迁都原因:原都城气候干旱,供给不足;政治保守不利汉化;位置偏北,不利融合和控制中原。迁都目的:推进汉化改革;加强对中原的控制;促进洛阳繁荣,中原发展。②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说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4.孝文帝汉化改革意义(影响):促进了民族交

小新****ou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