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用“发散思维”学习高三地理一、以“果”带“因”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四重”,即“重过程教学”、“重学法指导”、“重技能培养”、“重实际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不要“授人以鱼”而要“授人以渔”,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复习“河流与湖泊”一节时,书中讲到“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而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这一结论是无可厚非的,让学生记住它,也并非难事,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这就要让学生知道“大”不单单是指其长度,而且还要从其径流量、流域面积等多角度来分析,因为珠江位于我国华南地区,流经降水较多的湿润地区,而黄河则位于我国降水较少的北方地区,珠江的流量是黄河的6-7倍,故黄河只能被称为第二长河,而不能称第二大河。尔后再举一反三,让学生分析: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而不能称之为第一大河?通过以上分析,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对问题的迁移和分析能力。二、以“线”带“点”通过对《地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研究分析:高考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多而“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不太紧密。如果让学生单纯地去识记,学生会感到既枯燥又无味,同时遗忘率又高。即使学生记住了,也很难应付灵活性、综合性强的高考模拟试题,从而给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感觉:我下了功夫,却考不出好成绩。使学生对地理学习逐渐失去了信心,进而产生一种恐惧感,真可谓:见“地”而无理,有“理”讲不清。为此,本人在复习时,设置了多条“线”,如:经线、纬线、交通线等,用这些“线”把一些“素不相识”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如在复习《世界地理》知识时,本人以赤道为“红线”,要求学生回答:①自西向东,赤道所经过的大洲、大洋的名称?②赤道所经过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成因?特点?③赤道所经过大洲的主要地形区?成因?特点?④赤道所经过的国家?首都?经济?特有的农产品、矿产品?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民族?文化?宗教?通过以上复习,学生不但了解了相关的地理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看图、识图以及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的能力。三、以“点”带“面”在小比例尺的地图上,我们可以把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看成一个“点”,以“点”为中心,向外画“圆”,辐射其它地理知识,形成一个“面”。例如:讲“北京”时,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引出北京的气候类型、成因、特点?进而引出北京的“沙尘”天气:爆发的时间?源地?原因?解决的措施?以及2008年的“北京奥运”几月份举办可避免“沙尘”的袭击?等一些问题)、历史的变革、城市职能(引出城市职能的种类?以及我国主要城市的职能?)、人口(引出今后北京的人口政策?)、经济的发展(引出目前主要的工业部门?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北京的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课后让学生再了解一下伦敦、巴黎、纽约、旧金山等世界重要的城市,以及一些“热点”城市。这样,不但使学生识记了相关的地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四、以“图”带“文”古人云:学地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左书右图”,由此可以看出地图对于地理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这种强调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再把图像信息储存备用的作法,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多样而丰富的地理表象。由于图像信息比文字信息容易直接记忆和再现,所以通过图像建立起来的地理表象,在记忆心里活动中具有特殊意义。再说有些地理知识用文字表述比较抽象,而用图表表示则比较直观形象。更何况高考要求考生对“图”的能力不断提高:不但要求学生学会识图、读图、分析图,还要求学生能绘制图表。因此,在复习时,就要重视“图”。如:在复习“世界气候”时,本人采用了以“图”带“文”的复习方法,先出示图表,然后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①判断该图是何种气候类型示意图?判断的依据?该气候主要分布的位置?该气候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植被及其特点?②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找出该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有该气候存在?③假如该地是南非的开普敦,此图中的“气温和降水”情况是否与实际相符合?如不符合,该图应如何改动?(多媒体演示该气候类型的其它图表)④假如把图中的“气温和降水”改成:“高温多雨,低温少雨”,那么,该图表示的又将是何种气候类型?由此引出另一种气候类型的复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图”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等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最有效的十种思维方法1、聚合思维法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
Ta的资源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2)

2022年全国大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90题)

第四次月考滚动检测卷-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评专项测试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第四次月考滚动检测卷-山东济南回民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评章节测评A卷(解析版)

基础强化福建龙海第二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评专题攻克试题(含解析)

基础强化湖南长沙市实验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评单元测试试卷(详解版)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最新标准员专业管理实务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全优)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最新材料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礼物的作文600字(推荐)编辑精选范文

美的发现作文

努力****爱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