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运算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2.培养同学们的理解能力,感受四则运算间的关系。3.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教学建议:可结合老教材的方法,特别是可增加能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方法,如: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的关系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49页,找到第一题。主题是什么呢?“庆祝六一”。这个班的同学们在以什么形式庆祝六一呢?我们来看一看。2.解决问题。⑴根据这四副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⑵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⑶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一幅图:①两个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②还要折多少只纸鹤?求和:39+26=65(只)120-39-26=55(只)120-(39+26)=55(只)求剩余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也可以用减去两数之和的方法。第二幅图: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1.5×52=78.5(元)求52个1.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第三幅图:①捆扎礼品盒用多少米彩带?②扎蝴蝶结用多少米彩带?18×1/3=6(米)18×1/2=9(米)③一共用去多少米彩带?④还剩下多少米彩带?18×(1/3+1/2)=15(米)18-18×(1/3+1/2)=3(米)或者18×(1-1/3-1/2)=3(米)这几种方法基本上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四幅图:每个小组有多少人?48÷4=12(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一份是多少?这幅图上没有要求平均分,但是要想一想做游戏时怎么分最公平?还是平均分最公平。3.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图提问题并解答,做的非常好。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二、回顾、总结学过的运算。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加、减、乘、除这几种运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用到乘法呢?(集体完成)学生举例后总结:例子省略1.乘法:①求几个几是多少;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③求长方形面积;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2.除法: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②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3.加法:①求和;②减法逆运算。4.减法:①求剩余;②比较;③加法逆运算。三、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1.12+20=32,根据这个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32-12=20,32-20=12。根据这3个算式编写有联系的实际问题。例如:校园里有12棵杨树,20棵桐树,这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用加法,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杨树有12棵,桐树有多少棵?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桐树有20棵,杨树有多少棵?这两个问题要用减法。感受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互为逆运算。)2.那么48个学生做游戏可以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用除法)可是“每个小组有12个人,4个小组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呢?(用乘法)乘法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也就是说,加减法之间有逆运算的关系,乘除法也是如此。四、总结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2+20=32,加法算式中各部分叫什么名称呢?我们还可以把这个算式写成:加数+加数=和。五、习题设计。巩固与练习,“巩固与应用”。(课本上的习题设计的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就利用这些习题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1、看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根据算式来提出问题,是为了鼓励学生找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加深理解各种运算的意义,5分钟)2、集体交流。尽可能全面的提出各种运算的例子。(3分钟)3、独立完成第1—3题。(5—6分钟)六、扩展练习。(1)31.54÷()=38()×1.3+3.5=13.25(2)试着写一写哪些数量关系能用除法运算?

书生****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