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民俗传统 / 文档详情
重阳节的来历及气象谚语_1.docx 立即下载
2024-05-10
约850字
约2页
0
1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阳节的来历及气象谚语_1.docx

重阳节的来历及气象谚语_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阳节的来历及气象谚语重阳节的来历及气象谚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谚语吧,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谚语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来历及气象谚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重阳节的来历据记载,九月初九之所以叫"重阳",乃是因为《易经》以一、三、五、七、九为天数,即阳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即阴数,其中"九"又称"老阳"。九月九日因其月份、日数均为"九",故称"重阳",又叫"重九"。汉魏时期,这个节令的解释及民间风俗就已经形成。魏文帝曹丕在《与钟繇书》中言:"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重阳登高大约起于汉代,据《荆楚岁时记》记载:魏晋南北朝时,"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宴饮。"隋人杜公瞻在注文中说:"九月九日宴会,不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汉唐时期重阳节有到野外登高的风俗,因此,汉唐时期的'人们常常在这一天举行野宴。可以看出,晋代是相当重视重阳节的。但是,重阳节被正式确立,却是唐朝的事情。唐代,大臣李泌奏请皇帝,正式确立重阳节,官方布告民间重阳节为"三令节"之一。正是因为唐代官方正式确立了重阳节,这一节日才在民间被大肆推崇并流行起来,节日的风俗沿袭了汉晋以来登高、饮酒、采茱萸等传统。宋明以后,重阳节的活动代代相传,到了清代,重阳节的风俗盛行不衰,举国上下欢度重阳。重阳节到了今天,仍然很受重视,只是现在的人们,更多地将这一节日用到了老人身上。重阳节气象谚语重阳晴,一冬凌;重阳阴,一冬温(京)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苏)重阳无雨一冬晴(苏、浙、鄂等)重阳无雨,九月无霜(皖)重阳无雨,冬至多雨(湘)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重阳有雨,下年雨缺(陕)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重阳节的来历及气象谚语_1

文档大小:1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