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教育范文 / 文档详情
[转]从根本处入手,在过程中提升――《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次授课总结 -教.docx 立即下载
2024-05-10
约5.8千字
约10页
0
1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转]从根本处入手,在过程中提升――《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次授课总结 -教.docx

[转]从根本处入手,在过程中提升――《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次授课总结-教.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转]从根本处入手,在过程中提升――《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次授课总结-教[转]从根本处入手,在过程中提升――《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次授课总结-教师工作总结从根本处入手,在过程中提升――《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次授课总结文/铁皮鼓《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难教的书。难教的原因之一,不是此书难读,――难道比哲学课程还难?而是因为,(1)此书不难读,但许多老师不喜欢读,觉得读了没啥用;(2)有些老师自称喜欢读,但反反复复地只读出了自己想要读的东西。前一种情况,是没读懂所以觉得没用,后一种情况,是自以为读懂了,其实还是没读懂。真正读透这本书,是很了不起的事情。难教的原因之二,是因为这本书貌似破碎,其实自有它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说,苏霍姆林斯基有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并且有自己的渊源来自,而这个根基,往往不易把握,需要在反复的梳理中把握。难教的原因之三,是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数十年一线经验的总结,实践性很强,对此书的学习,又时时需要与教育教学实践对照起来思考,――或许,践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学习本书最好的方法。因此稍有不慎,教学也有可能流于玄谈。因此,在反复的衡量比较之后,在研究中心讨论碰撞之后,这门课程的授课,是从把握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根本入手的,希望纲举而目张。第一次讨论,主题即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命观、知识观、教育观"。1第一次研讨,选择了第81条进行深入研读,以41、51、54、68、93条辅之。第81条是苏氏的论文,阐述苏氏关于全面教育思想的若干问题,正可以借以立一根本。讨论围绕第81条的一、二、六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讨论的重点,经过基本的语义疏通,第一部分的意思可以概括如下:(1)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完整的、实在的、全面的、完善的、有教养的人。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应该是和谐的,而这种和谐中,应该有一个主导的起决定性的成分,即道德。(2)人的才智是不平等的,一些儿童知道自己在智力上发展有限,这是他们不想学习的原因。但在道德发展方面,每个儿童都是平等的。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途径,为每一个孩子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获得成功,拥有自尊感,努力达到道德的美和道德的完善。这种自尊感,道德感,又为成为儿童进一步发展的动机。(讲师概括)通过梳理,大家很快就明白了,第一自然段,在强调全面和谐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教育的主导成分是道德,第二部分就讲道德发展的重要性。理解这部分的核心,就是明确何谓道德。根据上下文,道德被界定为:一种自尊、自信,一种想成为高尚卓越之人的愿望。这样,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就可以概括为一个"教育学循环"(其实也是一个解释学循环):生命在劳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取成功,进而获得高度的自我感受(自信自尊),以及责任感与意志力,和渴望再度通过学习、通过克服学习(劳动)中的困难而获得幸福的动机。这是一切优质教育的基础,我可以称之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循环。这个循环,干国祥老师用一张图表来表示:(周日静思中,干老师会进一步阐述,此处从略)举个例子,一个孩子酷爱数学,从攻克数学难题(这也是一个"活动领域",智力活动的领域)中获得了幸福和欢乐,那么在这一活动的顶峰,也是"道德的美和道德的完善",因为他从攻克数学难题中获得了成就感,这一成就感让他获得了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变得自信自尊,或者用苏氏的话来说,"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而这种自信自尊,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克服数学难题的责任感和意志力,并迁移到其他领域,如此循环往复,这个孩子就会不断地获得发展。这个教育学循环,就是对苏霍姆林斯基生命观、知识观、教育观的最好总结。把握住这个循环,理解《给教师的建议》的大部分条目就变得更容易了。在81条第二部分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会厌学?苏氏认为学生厌学,是因为他们没有从学习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并形成自尊。也就是说,在上一节中讲到苏氏的教育学循环,但与之相对的,还有一个恶性循环:生命在劳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遭受失败,进而形成较低的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自尊感降低),责任感和意志力下降,因为自我防卫而逃避学习(劳动),希望通过逃避避免自我评价进一步降低(或者说避免自卑感强化,自尊感继续降低)。这个循环,也可以用一张图表来表示:那么,如何斩断这个恶性循环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把责任感变成学校精神生活的核心。所谓的责任感,就是一种积极主动承担(劳动或学习)的精神状态。责任感不是外部命令,而是一种发自内心地践行社会规定的义务(劳动或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转]从根本处入手,在过程中提升――《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次授课总结 -教

文档大小:1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