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环境科学 / 文档详情
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docx 立即下载
2024-05-10
约6千字
约10页
0
1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docx

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济南锦绣山庄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芬兰、葡萄牙六国与香港地区的7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这一论题,先后共有62位学者作了发言。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曾繁仁教授在开幕词中说,本次会议是在国际社会对于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加重视、特别是我国于2007年10月正式将“生态文明”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新的形势下召开的。在期望了解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期望西方学者能够更多了解我们。美国长岛大学哲学系的阿诺德·伯林特教授在开幕词中说,目前世界正处在这样一个令人关注的境地,科技发展、人口增长和政治演变这些不可阻挡的力量联合起来左右着这个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而这些因素又是全球性的,影响着所有的国家和民族,也制约着人类的幸福乃至生存。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更好地理解这些影响。又怎样基于这样的理解做出决定、采取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交流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大会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的议题展开。一生态美学在中国兴起的美学史意义、理论焦点与发展前景曾繁仁的《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回应了外国学者在2006年成都国际美学会上提出的相关问题,他承认中国的生态美学对西方的环境美学多有借重,他重点解释了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不同,例如环境美学是在工业化完成之后对自然环境的关心,其“生态中心主义”的主张具有矫枉之功,而生态美学主张更为可行的“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兼顾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曾永成(成都大学)相信实践本体论美学早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意识,他呼吁纠正试图以“新感性”来“补充和纠正”实践的“规律性服从于目的性”的偏颇,重视马克思实践论的对象性思想,以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为实践的基础,理解“自然向人生成”说的内涵,承认美和美的规律首先存在于自然界。王庆卫(华中师范大学)提出,对生态伦理的强调有最终丧失人类立场的嫌疑,在实践美学的观点看来,以“生态中心”取代人类中心实质上是对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放大,生态主义并未脱离人类中心的视角,人类中心主义终究是不可超越的。王鸿生(同济大学)描绘了工业文明的大规模生产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成文法等等,逐渐把个人变为号码、工具和零件从而导致传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的衰落,认为看似人类内部的阶级斗争和种族冲突,其实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问题,我们孜孜以求的生态理论应该建立在整体主义的基础上。仪平策(山东大学)认为人的“文化身份”使得以人与世界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对象的生态美学具有具体性和差异性,生态美学的构想惟有体现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才符合“审美生态”的真正意义。袁鼎生(广西民族大学)提出了“生态审美场”的概念,它以艺术审美场为逻辑原点,以生态艺术审美场为逻辑发展,以天生艺术审美场为逻辑终结,达成了与生态美学逻辑疆域和历史时空的同一,成为其元范畴。陈伟(上海师范大学)认为生态美学的研究内涵,一方面是现存的事务,另一方面是指明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无非是人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方面。就中国来说,这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危机,所以,生态美学对这些方面深入研究的成果,无疑能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前进。尤战生(山东大学)认为,生态美学与文化研究之间的一致之处是:首先,两者都转向对日常的感性审美经验的关注。其次,两者都深受后现代哲学的影响。再次,两者都把人的自由和谐生存当作最终皈依。人的诗意栖居是生态美学的核心命题。文化研究则把抵制文化霸权、倡导平民大众的文化权力以及获取自由的符号化生存作为最终价值追求。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认为,生态美学的出现是“自然的人化”这一命题的展开。景观美学是“自然人化”的理论完成。与此相反,生态美学对人的主体性的遏制和消解,意味着它是“自然人化”理论的.反题,但这一“反题”的出现却使建基于机械唯物论的自然美理论有了重新复活的重大契机。二西方环境美学的理论进展及其与西方生态美学的关系美国长岛大学哲学系阿诺德·伯林特认为,生态学的观念不限于生物世界,而扩及文化世界,包括人造环境。与此同时,我们对环境的理解发生了转变,环境不限指人类周围的一切,人类的参与也属于环境。此外,人类以感性认识接触环境,因此引入了一个审美的方面。塑造城市景观,需要理解生态,也需要美学的考虑;一种以艺术一审美参与为基础的审美和生态的模式,为城市环境的建造以及在其中的生活,提供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构想。加拿大埃德蒙顿阿尔伯达大学艾伦·卡尔松探讨了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主义之间的关系,认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文档大小:1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