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生物学 / 文档详情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_2.docx 立即下载
2024-05-16
约1万字
约19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_2.docx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_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1DNA分子的结构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碱基互补配对时为什么必须A-T,G-C配对”?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新课标理念认为:“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我通过查阅资料、与同行切磋等,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开始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入,打破神秘,拉近抽象的DNA与学生的距离。课堂上以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模型建构的科学研究方法,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生物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教学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模型在本节课中不但是教具,也是提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以DNA模型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知识间以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在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全方位调动感观,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课堂知识理解效率。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捕捉细节,如学生拼接时(碳)原子的位置接错、违反空间学现象等,现场发现、现场展示、共同讨论、及时纠正。在讨论中擦出火花,在理论和实践的思维碰撞中获得知识,得到结论。互动的教学模式比较生动形象,学生也很感兴趣,但要注意:课堂调控引导能力对教师是一大考验。课堂最后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和课后知识巩固,我觉得这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虽活跃,但课后知识没掌握牢固的情况。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2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是通过几段科学家进行DNA研究的历史材料来逐渐反映与展现DNA的结构的,我们教学过程中也是通过几个模型的建构逐渐将它的一级结构到高级结构层次分明的建构出来。这样教学的好处是内容严谨,有条不紊,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层次、有章法。可是我总感觉这个套路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被动,探究与自主学习的精神不能很好的体现。于是基于这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思考若是采用以下方法效果是否会有所改进,也算一次尝试创新吧。由于学生在必修一已经学过核酸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节课上课伊始只需拿出5~10分钟时间将核苷酸的组成复习一下,鼓励学生回顾核苷酸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种类,连接特点等,最后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整画出其结构示意图。接下来,教师可以直接出示一个醒目的DNA结构物理模型,将它摆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用语言描述DNA分子结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几个问题稍做引导,比如设计问题:DNA有几条链组成?在这两条链中谁排列在外做骨架?而谁排列在内?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互相补充,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完成初步的观察后教师再用课件打出一张清晰的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刚才已经发现两条链的碱基都排列在内侧,现在再观察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有个什么规律?是否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怎样对应?学生带着悬疑会很迫切的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加上理性的总结自己第一时间就掌握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最后引导学生观察DNA的这两条链方向怎样,是否平行。然后要求他们将刚才做出的一系列判断理好头绪、整理说出,同时将书上的总结画下来,看与自己的总结是否有出入,而前面科学家研究的那一大段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丰富学生科学视野的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这样设计我觉得极大程度发挥了学生自主性,也有效地提到了课堂效率,满足了教学直观性原则,使原来一节以传授为主的课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发现学习,学生有成就感,寓教于乐。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3DNA分子的结构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对DNA分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重要。教材中关于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的资料,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的教育,体现了新课改的科学素养理念。在教学中要注意由里及表,由浅到深,逐步发散,帮助学生构建DNA分子形成的网络知识系统,达到掌握主干知识的目标。另外,在相应内容结束时要及时“点题”在教学中我觉得通过DNA结构模型的制作实验后,对学生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DNA的结构非常有益。学生在实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_2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