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人员素质测评原理第一节人员测评的原理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前提心理差异的表现心理现象2、工作的差异性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二者的最佳匹配?逐个试用——费时费力经验估计——误差增大科学测评——效果相对最优优化配置的原则(People-jobMatching)因事择人原则素质顺应原则素质互补原则二、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测评案例:根据统计分析获得对每种回答的解释:素质测评的性质素质测评的量表素质测评四要素第二节人事测评的原理与问题例如:原理2:特定的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例如:测量是区分事物差异的过程任何现象,只要客观存在,就总有数量性质。——桑代克(美)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麦柯尔(美)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学关系。——恩格斯(英)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分,学生的成绩有优劣之别。高低优劣体现着程度不同,而程度的不同也就是数量的差异。结论:由于人的行为表现与稳定的心理素质存在着相关关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此,心理素质可以通过行为表现进行测量!二、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素质测评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讨论题1:讨论题1:讨论题2:讨论题2:第三节人员素质测评模式及特点一、人事心理测评的基本模式人员素质测评涉及三个要素:测量对象——个体的属性或特征测量法则——给个体属性分派数字的依据测量结果——对个体属性的差异的描述测量对象—抽象的心理素质(属性或特征)人类心理素质具有抽象性、模糊性的特点,如“智力、个性、品德、态度”等概念,都是心理学家们理论上构造出来的,现实中并不真实存在,无法直接测量。比较(哪一个测量对象更具体?):对班上5位同学的性别进行测量对班上5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测量对班上5位同学的态度进行测量对班上5位同学的性格进行测量对班上5位同学的兴趣进行测量2、测量法则的多样性集合A的每个成员只能分派在集合B的某一对象上,即集合A的所有对象对应着集合B的所有对象,测量法则相当于对应的依据。理解:A1A2A3A4A5A1A2A3A4A53、测量结果的相对性结论:人事测评的特点本章小结:课堂讨论:答案:

天真****目的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