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课堂PPT).ppt / 文档详情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课堂PPT).ppt 立即下载
2024-05-28
约9.4千字
约48页
0
3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课堂PPT).ppt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课堂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7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文言文专项巩固训练1.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式为: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2.下列对古代官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表示征召、举荐官职的词语有:举、辟、征、荐等。B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选、除、授、赏、封等。C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语有:免、罢、夺、黜、擢等。D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有:升、拔、迁、陟、加等。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B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加以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D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到了清代,才规定一帝一元,比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C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明清改州为府。D“道”“路”也分别是隋唐和明清的行政区名。6.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A.孤足下不才B.愚仆小子C.妾寡人臣D.孤不谷竖子7.下列关于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而称宫殿台阶下,表示敬畏。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8.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辟制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拨官吏制度。B察举制又称举荐制。“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容臣秀才”中的“察”、“举”指的就是察举制。C科举制,是隋唐以后选拨人才的社科考试制度。明清时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D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其中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会元、解元。9.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不确切的一项是: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都是指幼年儿童。B“束发”、“及笄”分别表示男女15岁,而“结发加冠”则表示男子已经20岁了。C古人称六十岁为“花甲”“耳顺”,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D古代作品可以地名、书斋名、谥号、名号、字号、官职年号来命名。如《临川先生文集》《欧阳文忠公文集》《杜工部集》就是分别以地名、谥号、官职来命名的。10.下对列表示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辟”“拜”“除”“起”“夺”都是表示“授予官职”。B“迁”有三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右迁”、“迁除”表示升职;“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涉及“左”字的如“左除”“左转”“左授”“左宦”“左迁”均表示降职。C“领”“判”表示兼职,“摄”“守”“行”“署”“权”“表示代理官职。“视事”任职。“下车”,官吏到任。“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入仕做官。D“悬车”“致仕”“乞骸骨”“乞身”“请老”表示辞去官职。“移病”,上书称病,请求退隐。11、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__、__、__来称呼人。A.郡望、爵名、号B.郡望、爵名、谥号C.官职、爵名、号D.官职、谥号、号12.下列对古代官职中表示官职调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转”是指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徙”是指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B“出”指从地方调出,来到京城为官。“入”是指从京城调入地方为官。C“调”指调动、调迁;“迁”指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D“调”指变换官职,“转”指调动官职,“补”指补充空缺官职。1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课堂PPT)

文档大小:3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