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宋代文学一方面,北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开创了宋诗的新局面,表现出宋诗的独特面貌,南宋陆游则充分发扬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树起一面进步文学的旗帜。另一方面,众多诗派的更替涌现,表现出诗人们在艺术上的探索。但总的说来,宋诗以意胜,重气骨,形成与唐诗(以情胜。重风韵。)不同的特色。三、散文承韩柳古文运动成果,经欧阳修推进而深入生活各领域,形成平易畅达、从容婉转的新风格。四、宋金时期在民间说唱歌舞表演艺术基础上产生的戏曲,具有时代意义。1、词的基本知识2、宋词概述3、宋词流派一、李清照的生平北宋灭亡后,赵明诚被南宋王朝任命为建康知府,李清照开始流亡江南。赵明诚暴病而亡后,李清照先后逃往明州、奉化、台州、温州、衢州、越州,直到绍兴二年才回到临安定居,晚年生活孤苦贫困。原有集,已佚,现存《漱玉集》、《漱玉词》均为近人所辑。“词,别是一家。”——李清照的《词论》“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评】词语言品位太低、太庸俗。“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评】词偶有佳句,不成气候,算不得名家。那么,欧阳修、苏轼这些大家呢?【评】他们的词不谐音律,严格讲属于长短不一的诗。李清照是一位“当行本色”的正宗婉约派作家,王士禛推其为婉约派的最高代表。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确定无疑的。她是两宋词过渡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对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李清照被人戏称为“李三瘦”:第一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第二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第三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二、李清照的创作道路如梦令《一剪梅》李清照这些大胆吐露内心深处隐秘感情的词作,充分表现了她对正常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这在客观上是对封建道德观念的冲击,难怪有些封建文人惊呼“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王灼《碧鸡漫志》)。李清照也写夫妇离别的闲愁,如其写闺中独处寂寞的《念奴娇》,把一位独处少妇生活情状、难遣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再如写离情的《一剪梅》,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来写自己的亲身感受,把思妇的离情写得缠绵悱恻,真切感人。再如其抒写离情的名作《醉花阴》。《醉花阴》上片与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李清照的后期词《声声慢》《如梦令》《武陵春》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三、李清照词艺术特色第二,个性化的抒情手法。李清照是一位抒情能手,其词不仅“善于言情”,而且善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真切抒写她怡愉闺中或流落异域的思想情感,极富个性化特征。她的词巧于构思,尤其善于选择典型的生活片段入词,在具体、细腻的叙写中展示自己的内心活动。她的词风前期侧重于清新婉丽,后期侧重于悲凉哀婉,婉约是其词的主导风格,但融入了各著名婉约派作家的特色。她追求词的清婉典雅,反对浅俗尘下,但并不刻意雕琢,能将精美雅致的画面和通俗真切的情事结合在一起,别具风味。第三,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李清照精于修辞,巧于造句,经常自铸伟词,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李清照又极善于用浅近清新的语句,善于提炼日常口语来表情达意。李清照还非常讲究语言的音乐美,不但重视音、声、律的精严和谐,而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达到清新朴素与精工雅洁完美和谐的统一。李清照的诗文亦颇有成就,如其《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抒写了深沉的亡国之痛,气象非凡。其散文《金石录后序》更是历来传诵的名作。

天真****目的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