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闻捷及其诗歌创作.doc / 文档详情
闻捷及其诗歌创作.doc 立即下载
2024-05-30
约4.8千字
约10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闻捷及其诗歌创作.doc

闻捷及其诗歌创作.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闻捷及其诗歌创作一、诗人生平闻捷(1923—1971):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人。1923年出生在江苏一个铁路职工家庭,读过小学,1937年流亡武汉,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同年入党,不满15岁。1940年到延安,当过文工团的演员,演过话剧,但最终没有成为出色的演员,却喜欢上了文学,成为当代著名诗人。他1944年开始写作,写过不少小说、诗歌、散文、秧歌剧,但是没有产生广泛影响。建国以后他主要从事新闻工作,当过记者,新华社西北总社采访主任,1952年担任了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还担任过兰州作协副主席。在新疆的生活,是他人生和创作的新起点,少数民族的开朗豪爽、能歌善舞深深感染了他,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他写下一组诗,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个诗集《天山牧歌》,诗集发表以后,给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闻捷因此成名。1958年闻捷落户甘肃,出版了诗集《祖国,光辉的十月》、《河西走廊行》、《东风吹动黄河浪》。从1957年以后,他就开始从事专业写作,写短诗的同时,他开始着手写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反映新疆巴里坤草原上哈萨克人的一场叛乱以及平叛过程。1959年出版了第一部《动荡的年代》,1962年出版了第二部《叛乱的草原》,第三部《静静的巴里坤》只写了部分章节,文革就开始了,部分诗稿散失,下落不明。文革中,他被打成了“叛徒”、“反革命”、“黑线宝塔尖上的黑诗人”,被隔离、批斗、关监狱,并且株连了全家,妻子被迫害致死,两个女儿被下放到黑龙江农场。他出狱以后,看到妻离子散,内心凄楚万分,但是还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没想到,1970年底,张春桥亲自批示,揪斗闻捷,用更残酷的手段侮辱他的感情和人格。1971年1月13日,闻捷含愤自杀。终年47岁。他自杀的当天,正是上海市委书记上任的日子,闻捷的死激怒了他们,于是召开声讨会声讨闻捷的死,并进一步迫害他的子女,没收了他的住房和藏书。1978年上海文化局给闻捷平反昭雪,上海文联、作协给他开了追悼会。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闻捷诗选》,以此纪念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二、闻捷的诗歌分析:(一)、1、《天山牧歌》《天山牧歌》是闻捷的第一个诗集,也是他抒情诗的代表作,代表他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其中所收的诗,都是1951—1955年间写的包括4组抒情诗,《天山牧歌》包括四个组诗:《天山牧歌》、《吐鲁番情歌》、《果子沟山谣》、《博斯腾湖畔》和一组散文诗和一首叙事诗(《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吐鲁番情歌》是最先引起诗坛轰动的是一个组诗,是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优美的情歌。具有浓厚的牧歌色彩。一共包括7首短诗《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葡萄成熟了》、《舞会结束以后》、《金色的麦田》、《告诉我》、《种瓜姑娘》。内容: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场景描写吐鲁番地区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劳动与爱情生活。格调:柔和、轻快、朴实、诙谐。广为传诵的有《苹果树下》和《葡萄成熟了》等。《天山牧歌》的抒情诗大都有简单的“情节”,作者把生活事件和画面提炼得单纯、和谐,并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聚居在天山脚下、和硕草原、吐鲁番盆地和博斯腾湖畔的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生活情景,抒发对于新生活的浓烈情思。这些抒情诗,深入到兄弟民族青年男女的内心世界,揭示他们因生活剧变而在思想感情中萌发的新的因素:对祖国的忠诚,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以及纯真的爱情。在《天山牧歌》中,爱情诗占有很大份量。建国初期的诗歌创作中,把爱情表现得如此真挚、强烈的,并不多见。这些爱情诗的受到注意,还因为它们揭示了爱情与劳动,与创造新生活的紧密联系。它们歌唱的是解放了的劳动人民的爱情,以劳动为最高选择标准的爱情。《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葡萄成熟了》、《舞会结束以后》、《赛马》等,都体现了这一特色。《天山牧歌》的意义:1、开拓了诗歌题材的新领域。它取材于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和爱情,成为50年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尤其是那些爱情诗,填补了爱情诗的空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2、呈现了诗歌艺术的新风格。《天山牧歌》被人们美誉为“边陲小夜曲”,在其他诗人都在豪情满怀、放声歌唱之时,闻捷却以轻柔细腻的嗓音唱着优美的情歌,可谓独具特色。闻捷就是以这种独特的风格,在诗坛上大放异彩,获得了“牧歌圣手”的美称。2、《苹果树下》《苹果树下》选自《吐鲁番情歌》,组诗反映解放后新疆吐鲁番地区青年男女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爱情生活。它继承“五四”以来新诗中爱情诗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突破。“五四”时期新诗第一次唱出的爱情诗是反封建之歌;20年代后期-40年代由于战火成为中心就没惊人之作;1942年毛泽东的讲话后,李季写的《王贵与李香香》以民歌形式第一次把爱情生活和革命斗争相结合;建国后受“左”的影响爱情诗得不到发展,1955年闻捷敢干冲破禁区把爱情生活与新的时代生活、新的劳动生活相结合而受人赞赏。分析《苹果树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闻捷及其诗歌创作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