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壹大学校训中的《大学》格言壹朱熹本人对佛学有相当研究,他深切感到仅仅依靠《五经》决不能维持儒教之尊严,因为《五经》里面所说的哲学上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远不及佛教经典博大精深,要想维持儒教的支配地位,就得在儒家经典中寻找针对佛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的新材料并另加新解说。在宋元明三代,《四书》的权威已超越《五经》。《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大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纲领。《中庸》——儒家的哲学观和人生观。《论语》——孔子的言行录,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孟子》——孟子的言行录,奠定了儒家的政治思想体系。贰到了程颐,他移易《大学》原本章节,成《大学》定本。程颐、程颢尊崇《大学》,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朱熹认为《大学》是曾子及曾子门人作,这是为了建立从孔子到曾子、到子思、到孟子、到二程、到朱熹的道统。朱熹对《大学》原文作了改订整理。认为《大学》所教,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大学”定义第一种最接近《大学》的原旨,所以朱熹加以采用。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大学》三纲八目所谓八目,即实现三纲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即使自己的知识达到极致(无所不知,能认识到万事万物的本来之理)。《大学》:“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物。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诚意”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文化贵族之没落者“正心”即端正自心,守持儒家的正道,不愤怒,不恐惧,不偏好,不忧虑。“修身”即修养自身。《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yào)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齐家”指治理、教化好家庭、家族。“修身”是“齐家”的基础和前提,“齐家”又是“治国”的基础和前提。《大学》:“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pì,有偏向)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è、恶wù而知其美者,天下鲜(xiǎn,少)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悌,顺从、敬爱兄长)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此谓一言偾(fèn,毁坏、败坏)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治国”又是“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xié矩之道(喻指君子以身作则、推己及人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邪僻失道)则为天下僇(lù,诛戮)矣。……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大学》:“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zāi,灾害、灾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你相****光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