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篇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1.掌握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常见的并发症。2.了解糖尿病的分类。3.了解长期良好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意义。4.掌握糖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5.掌握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使用6.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讲授主要内容概述流行病学6糖尿病分类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2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基因异常)3胰腺外分泌疾病4内分泌疾病5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6感染7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抗胰岛素受体抗体8其他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期间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不论分娩后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GDM。妊娠结束6周后,复查并按血糖水平分类:(1)糖尿病(2)空腹血糖过高(3)糖耐量(IGT)减低(4)正常血糖者病因和发病机制1112一、1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有关(一)第1期遗传学易感性(二)第2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三)第3期免疫学异常(四)第4期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五)第5期临床糖尿病(六)第6期胰岛B细胞完全破坏,糖尿病临床表现明显(一)遗传学易感性1型糖尿病与某些特殊HLA类型有关Ⅰ类等位基因B15、B8、B18出现频率高,B7出现频率低Ⅱ类等位基因DR3、DR4阳性相关DQB57非门冬氨酸DQA52精氨酸1516(二)环境因素1.病毒感染直接破坏胰岛或损伤胰岛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破坏胰岛引起糖尿病。2.化学物质3.饮食因素二、2型糖尿病其发生、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一)遗传易感性(二)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三)糖耐量减低(IGT)(四)临床糖尿病(一)遗传因素1.B细胞功能缺陷(1)葡萄糖激酶缺陷(2)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3)线粒体缺陷(4)胰岛素原加工障碍(5)胰岛素结构异常(6)胰淀粉样肽2.胰岛素抵抗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遗传因素有:(1)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GLUT4(2)胰岛素受体(二)环境因素老龄化、营养因素、肥胖、体力活动少、子宫内环境、应激、化学毒物等。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皮肤瘙痒、视物模糊261型症状明显首发症状可为DKA2型隐匿缓慢除三多一少外,视力下降,皮肤瘙痒等均可为首发症状围手术期或健康检查时发现高血糖28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2.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皮肤真菌感染真菌性阴道炎肺结核尿路感染肾乳头坏死(高热、肾绞痛、血尿、尿中排出坏死的肾乳头组织)30(一)大血管病变(二)微血管病变1.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糖尿病心肌病(三)神经病变(四)眼的其他病变(五)糖尿病足(一)大血管病变1.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冠心病脑血管脑梗死肾动脉外周血管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二)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血液流变学改变、凝血机制失调、血小板功能异常、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高等可能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1.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Ⅰ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入球小动脉扩张,球内压增加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正常或间歇性增高Ⅲ期早期肾病,微量白蛋白尿,AER20~200μg/minⅣ期临床肾病,AER>200μ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mg/24h,尿蛋白总量>0.5g/24h,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浮肿和高血压Ⅴ期尿毒症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Ⅰ期微血管瘤,出血Ⅱ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Ⅴ期机化物形成Ⅵ期视网膜脱离,失明单纯型I期出血增多黄白色硬性渗出单纯型III期增殖型ⅣⅤ期增殖型ⅣⅤⅥ期3.其他糖尿病性心肌病(三)糖尿病神经病变(1)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2)自主神经病变胃肠心血管泌尿生殖排汗异常(四)眼的其他病变白内障、黄斑病、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五)糖尿病足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细菌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4546实验室检查一、尿糖测定肾糖阈三、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IVGTT)OGTT75g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血糖。儿童1.75g/kg,总量不超过75g。四、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GHbA1c3%~6%GHbA18%~10%果糖胺1.7~2.8mmol/L胰岛素空腹5~20mu/L30~60分钟达高峰,为基础的5~10倍,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C肽空腹0.4nmol/L高峰达

你相****光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