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问题的调研报告从今年开始,我们掀起了第三轮大交通建设新高潮,杭州湾跨海大桥、甬金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杭甬运河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蓬勃开展,或紧张建设,或积极运作前期。在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中,建设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探讨问题、研究对策,10月7至31日,我局调研组到xx区交通局、xx县交通局、市质监站、市交通投资公司、市高指等单位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前两轮大交通建设的基本估价(一)两轮大交通建设实现了交通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的历史性跨越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1995年起,按照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和“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3年“交通年”为契机,大规模实施了交通建设,投资50亿元,打通了宁波XX县区到各县(市)区的外围道路,基本完成“一小时交通圈”,成功实现了交通从“瓶颈制约”到“明显缓解”的跨越。从1998年起实施了第二轮大交通建设,把交通格局定位于大交通,投资120亿元,以建成同三高速公路为标志,注重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协调发展,交通事业进入现代化立体大交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并顺利实现了从“明显缓解”到“基本适应”的历史性转变。从1995年至2002年,交通建设投入资金达170多亿元,建成了杭甬、同三高速公路宁波段,新建、改建13个公路“四自”工程项目。全市通车里程达550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4公里,公路密度达59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等级和畅通程度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居于前列,基本实现了一小时高速圈和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同时,萧甬铁路复线宁波段全线贯通,栎社机场新航站楼顺利建成,宁波港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港的沿海第二大港。一个“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大交通格局初步显现,以港口和城市为中心的陆海空集疏运网络体系初步形成。这八年时间,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宁波到,汽车跳”的交通落后状况,实现了交通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的历史性跨越,为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说,这八年是我市历史上交通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也是交通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最大的时期。(二)良好的建设环境是交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保证两轮大交通建设成绩的取得与全社会的支持,与良好的建设环境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群众支持。当时,交通处于“瓶颈制约”阶段,严重滞后和阻碍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改变交通落后状况。1995年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布了“万众一心,狠抓交通,苦战三年,初见成效”的交通建设总动员令,把1995-1997年3年定为“交通年”,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为交通出思路、作指示。大部分县(市)区把交通重点工程列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处理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为交通建设撑腰鼓劲。各部门密切配合,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形成了党委动员、政府组织、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办交通的积极性,使交通建设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形成了政府办交通、社会办交通的格局,迅速推动了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是政策推动。大规模的交通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在政府财政投资非常有限的特殊历史情况下,采取了“自行贷款、自行建设、自行收费、自行还贷”的“四自”政策,多渠道调动社会各方集资贷款、建桥修路的积极性,筹资60多亿元,先后新建改建“四自”公路项目13个。“四自”政策的实施,使我市的公路交通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1998年和2002年先后形成了“一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高速圈”。在政策处理过程中,各县(市)区和广大群众给予了极大配合和支持,市、县、乡在资金扶持和征地拆迁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和措施,征迁顺利、迅速,许多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为建设交通牺牲了个人利益。其三是投融资体制创新。交通部门积极运作,不断创新,大胆提出了“从政府投资向社会投资转变,从债务性融资向非债务性融资转变,从单一筹资向多元筹资转变”的融资思路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交通经营思想。通过招商,引进奥地利艾尔瓦格公司和香港茂盛集团投资,启动了甬金高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进行收费权转让,大矸至西坞段高速公路、329国道慈溪段、甬余夫公路等分别融资达19.4亿元、452万美元、1500万美元,共盘活存量资产置换出近25亿元资金,大大减轻了支付现金压力。总之,严重滞后的交通状况,迫切的交通需求,促使万众一心,从上到下,狠抓交通,从政府到企业到百姓,全社会支持交通事业,从而推动交通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二、第三轮大交通建设面临的建设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大以后,省、市委相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明钰****甜甜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