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全国-2013_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打包43套) 苏教版.rar
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加、乘减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初步认识多边形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混合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复习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平均分(1)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平均分(2)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平均分(3)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我们身体上的尺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数与代数复习教案(1)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数与代数复习教案(2)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有趣的七巧板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用8的口诀求商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空间与图形复习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1)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2)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一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七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三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九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二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八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六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十一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十三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十二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十五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十四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十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四教案(1)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四教案(2)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乘法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厘米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米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除法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连加、连减教案 苏教版.doc
预览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乘加、乘减教学内容:乘加乘减,教材第31、32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教学重点:计算乘加、乘减,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1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二、探究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1)(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1条。(4×3+1)板书4+4+4+1=13条4×3+1=13条三、拓展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3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3四、归纳像4×3+1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3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五、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3、4、5题六、课堂作业教材32页第2题。课后反思:1初步认识多边形教学内容:教科书12—14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多边形。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的边来判断多边形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引导学生回忆节假日和爸爸妈妈去哪些地方玩过。2、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出示图片)二、主动探索,合作领悟1.认识四边形(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也可称为四边形。师:让我们打开“图形王国”的门,瞧瞧遇到了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让同学们认一认)出示对话框:“小朋友好,谢谢大家还记得我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俩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呢?你们能猜到吗?”(学生猜一猜)请小朋友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师边说边示范,学生跟着摸一摸)再拿出依仗正方形沿着四周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会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出示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图,指名上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在哪里?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地方就是图形的边,请大家再分别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数给同桌看看是不是都有四条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学生摸一摸、数一数,相互交流。出示:它们各有四条边,是四边形。(2)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谈话:让我们再到“图形王国”看看,还能遇到哪些图形。(出示书上“试一试”图形)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样分?学生拿出相应学具分一分。展示学生的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的分类可能有下面两种:认识的分一类,不认识的分一类;四边形分一类,三角形分一类。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它们手指着学生分出的其他四边形说:这些图形和我们一样。它们也都有四条边,是四边形。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先小组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2.认识五边形谈话: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四边形,现在请拿出一张四边将它任意次,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下,看能见剪出个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如果剪出的图形给它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发现剪法不同的学生。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两个画好的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跳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最后出示话框,让学生齐读。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3、认识六边形想一想、议一议:六边形是什么样子呢?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数一数、说一说。三、巩固练习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分小组讨论,汇报。(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其余学生补充)引导回忆:平常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分小组讨论,让几名学生说一说。2.做“想想做做”第2题。组织学生想一想,再围一围。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照样子在书上填一填,教师巡视检查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动手完成。5.“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小组交流,汇报结果。四、总结评价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