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教师的教育智慧.ppt / 文档详情
中国教师的教育智慧.ppt 立即下载
2024-06-08
约864字
约19页
0
4.4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教师的教育智慧.ppt

中国教师的教育智慧.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教师的教育智慧辜鸿铭在《春秋大义》中说到中西方人教育的不同时说,西洋人入学读书所学的一则曰知识,再则曰知识,三则曰知识;中国人入学读书所学的是君子之道。梁漱溟认为,科举教人并非如此,但学习的材料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则是讲君子之道。“无论如何,中国人的教育,总可以说是偏乎这么一种意向的。而西洋人所以教人的,除近来教育上的见解不计外,以前的办法尽是教给人许多知识……大约可以说,中国人的教育偏着在情意的一边,例如孝弟……之教;西洋人的教育偏着知的一边,例如诸自然科学……之教。这种教育的不同,盖由于两方文化的路径根本异趣。(梁漱溟)为什么中西方在教育方面会存在如此的差异,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中西方人对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西方人认为,理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而中国人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乃是由于人有道德。一、理念:教育是一种“化人”的大智慧教育不是技术,而是智慧孟子曰:有如时雨之化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四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教育不在近利,而在远效(明)徐有贞《武功集》卷3:夫敬与严之于施教,亦既至矣,又何宽之云乎?盖圣贤之教人,固将以成其德而达其才也。成德而达才,岂急切之能为哉?故必从容诱掖而渐摩熏陶之,不求其近功而求其远效,不责其小就而责其大成。(北宋)程颐说:“学欲速不得,然亦不可怠。才有欲速之心,便不是学。学是至广大的事,岂可以迫切之心为之。”教育不是给予而是引导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北宋)张载: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也。朱熹: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二、信念:天无弃材,人皆可以为尧舜三、法则:天人合一,天地一体四、关系:师者,人之模范也。五、要则:“当其可之谓时”六、原则:“教亦多术”七、方法1:“引而不发”八、方法2:“深造自得”九、方法3:“学贵心悟”十、方法4:“熟读精思”十一、方法5:“由博返约”十二、要训:“教学相长”十三、准则:“择乎中庸”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教师的教育智慧

文档大小:4.4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