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教师的教育智慧辜鸿铭在《春秋大义》中说到中西方人教育的不同时说,西洋人入学读书所学的一则曰知识,再则曰知识,三则曰知识;中国人入学读书所学的是君子之道。梁漱溟认为,科举教人并非如此,但学习的材料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则是讲君子之道。“无论如何,中国人的教育,总可以说是偏乎这么一种意向的。而西洋人所以教人的,除近来教育上的见解不计外,以前的办法尽是教给人许多知识……大约可以说,中国人的教育偏着在情意的一边,例如孝弟……之教;西洋人的教育偏着知的一边,例如诸自然科学……之教。这种教育的不同,盖由于两方文化的路径根本异趣。(梁漱溟)为什么中西方在教育方面会存在如此的差异,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中西方人对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西方人认为,理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而中国人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乃是由于人有道德。一、理念:教育是一种“化人”的大智慧教育不是技术,而是智慧孟子曰:有如时雨之化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四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教育不在近利,而在远效(明)徐有贞《武功集》卷3:夫敬与严之于施教,亦既至矣,又何宽之云乎?盖圣贤之教人,固将以成其德而达其才也。成德而达才,岂急切之能为哉?故必从容诱掖而渐摩熏陶之,不求其近功而求其远效,不责其小就而责其大成。(北宋)程颐说:“学欲速不得,然亦不可怠。才有欲速之心,便不是学。学是至广大的事,岂可以迫切之心为之。”教育不是给予而是引导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北宋)张载: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也。朱熹: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二、信念:天无弃材,人皆可以为尧舜三、法则:天人合一,天地一体四、关系:师者,人之模范也。五、要则:“当其可之谓时”六、原则:“教亦多术”七、方法1:“引而不发”八、方法2:“深造自得”九、方法3:“学贵心悟”十、方法4:“熟读精思”十一、方法5:“由博返约”十二、要训:“教学相长”十三、准则:“择乎中庸”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